大跨缆索支承桥梁钢箱梁疲劳病害的检测与诊断

来源 :第六届全国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箱梁因具有自重小、抗弯刚度大、抗风性能好、外观轻盈优美、安装方便快捷等优点而在我国大跨缆索支承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我国在大跨桥梁建设领域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在钢桥耐久性设计和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经验积累尚有待加强。本文结合江苏省内的几座跨江大桥,对其钢箱梁桥面板、纵隔板、索-梁锚固区等部位的早期开裂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根据多年来的现场检测结果对各类裂纹的形式、位置以及扩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借助多尺度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各类裂纹疲劳开裂的机理以及对桥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车辆的概率有限元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由此开展了特定细节的疲劳寿命预测,并对维修加固的效果进行了量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桥面板内焊缝细节的疲劳性能在钢桥服役的前一二十年内下降较迅速,其中顶板-U肋焊缝对疲劳最为敏感;2)纵隔板能够增加钢箱梁的刚度、均化顶板应力、提升钢箱梁的疲劳性能,其管-板节点处可能会在交变应力幅作用下发生严重的疲劳开裂,且裂纹的数量和分布与各位置的应力集中状况相关;3)塞焊缝、止裂孔和贴焊钢板只能延迟裂纹的扩展,不能有效提升管-板节点的疲劳寿命,而栓接槽钢节点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4)索-梁锚固区承受较大的应力幅且应力集中严重,不同刚度的承压板变形差异导致连接A承受着面内弯曲/剪切和面外变形,导致连接B承受着小间隙面外变形;5)基于随机车辆的概率有限元疲劳寿命评估方法能够准确的预测细节疲劳寿命,可用于疲劳病害的检测与评估。
其他文献
利用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众多国内外学者将基于PZT的检测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大型结构主动监测,期望能够得到结构的实时健康状况,并对潜在的危险做出预警。而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广泛运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基础设施,其安全与稳定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混凝土结构的主动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以PZT型智能钢筋为智能传感元件的监测系统利用导向波法成
目前,针对沿海港口码头健康监测技术的研究较少。为了提高码头结构的安全性、提升码头的智能化水平,根据沿海港口高桩码头结构特点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构建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BIM技术的沿海高桩码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并依托天津港南疆27#通用码头工程开展了系统的建设实施。系统设计监测内容包括结构静、动力特性监测、结构耐久性能监测及环境状态监测。系统建设时,通过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光纤光栅倾角传感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以及城市管网中得到普遍应用。超大口径、超高工压和超深覆土使得PCCP的制造、安装和运行受到诸多挑战,本文针对超大口径PCCP全寿命周期服役中的典型力学行为进行研究,揭示了PCCP插口环裂、断丝爆管的失效模式和破坏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建立PCCP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管道在制作、吊运以及堆放过程中的典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交通的高速发展,大跨公铁两用斜拉桥已经成为我国跨江高速铁路桥梁的重要结构形式。而在高速列车与汽车的共同作用下的桥梁结构振动问题,也是土木工程领域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基于黄冈公铁两用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2015年1月~9月的主梁竖向加速度长期监测数据。首先讨论了桥梁主梁竖向振动加速度典型监测结果的特点。进而对桥梁竖向振动的季度频谱特征进行分析。全文重点研究了桥梁竖向振动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进行理论总结和行业规范化的时期。然而目前的现状是,不仅是系统设计方法缺乏理论指导,而且系统实施过程和运营管理也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甚至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流程也缺乏统一的规定,这严重影响了桥梁监测系统的建设质量和效果,如果任由局面朝无序化方向发展下去,将最终成为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的主因。本报告介绍了上
针对国内部分大中型桥梁已建成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弱、信息处理孤岛和评估预警功能底下的缺陷,研究面向健康监测系统的云端接入技术和通用的云端分析计算平台技术。前者是通过构建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云梯实现的: 软云梯技术适用于可实现互联网接入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本文采用云数据库和WebService技术,实现了云下监测数据的入云和云端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硬云梯技术则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4G的MEM
在结构损伤检测领域,神经网络被广泛用作智能损伤模式识别工具,其智能、鲁棒、高效等优势多被强调。不同于已有研究,本文提出一种分级式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包含有机联接、分别由2个神经网络ANN1和ANN2主导的两个层级:在第一层级,ANN1对原始损伤特征样本矩阵进行非线性主成分分析,实现损伤特征提取的功能,能很好地保留样本数据包含的损伤信息,同时又极大地降低了样本容量,对计算的简化和计算性能要求的降低
索网幕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具有通透、美观的建筑效果.但是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其预应力索网将发生松弛,导致结构刚度降低从而发生损伤.为了检测索网幕墙发生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制作了5.6m×3.6m索网幕墙试验模型,此模型共有纵向预应力索3根,横向预应力索5根.对此索网幕墙模型进行试验模态测试,采用单激励多采集的方法测得单根预应力索及双根预应力索分别松弛40%、70%以
由于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经过长时间的运营或遭受某些自然灾害后,结构通常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结构的这些损伤可能对结构的安全使用造成严重影响。桁架结构由于其自身特点在大跨度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因此桁架结构损伤识别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静力测量数据的空间桁架损伤识别新方法,该方法在有限单元法基础上应用统计学的原理研究了考虑初始模型误差与测量误差的损伤识别。考虑到初始模型的不确定性
本文旨在利用厚膜电阻较高的应变敏感性、优异的稳定性制作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智能骨料。常用的氧化铝陶瓷厚膜基底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绝缘性,但是其弹性模量高达300GPa,与水泥混凝土材料相差巨大,直接用于混凝土结构可能会产生应力应变不匹配现象。为了改善厚膜电阻基底与结构的匹配性,本研究以氧化铝陶瓷基底作为对照,将弹性模量更低、韧性和加工性能更好的氟金云母玻璃陶瓷作为厚膜电阻基底,采用厚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