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感染休克大鼠脑损伤时NO、bcl-2及S100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wa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脑损伤时NO、bcl-2及S100的影响.方法:选2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个组,每组10只.正常组即在其他组给予药物时给予生理盐水替代;感染性休克组1 (6h)及感染性休克组2(12h)即通过尾静脉给予脂多糖(5mg.kg-1)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治疗组即造模成功后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5ml.kg-1).除感染性休克组2于造模成功12h取材外,其余三组均于造模后6小时断头法取脑组织及挖眼球法取静脉血,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四组大鼠脑组织中NO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四组大鼠海马组织区bcl-2蛋白的表达及ELISA法检测四组大鼠静脉血S100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性休克组1及治疗组NO、bcl-2及S100水平均明显升高,但是治疗组NO及S100含量均较感染性休克组1明显降低,治疗组bcl-2表达较感染性休克组1明显增强;感染性休克组2N0及S100含量较感染性休克组1升高,感染性休克组2bcl-2表达较感染性休克组1减弱。结论:感染性休克时,NO参与了脑损伤的过程,可能与其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S100可反应脑损伤的程度,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NO的生成,上调bcl-2表达,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在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型(PFIC2)患儿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疑似PFIC2患儿的ABCB 11基因的27个编码外显子及其剪接区域运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进行突变筛查,对变异曲线直接测序验证.测序结果运用Mutation Taster进行分析,新发现的错义突变用SIFT、PolyPhen-2、SNPs&GO进行致病性预测.结果:在10例患儿中,共检测
目的:探讨开展中晚孕期联合系统超声在筛查胎儿先天性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起,对来我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每位孕妇均行中晚孕期联合系统超声检查方法,即在孕20~24周和孕30~34周各进行一次系统超声检查.每位孕妇均详细登记并进行追踪随访,所有胎儿资料均存放于工作站内以便行系统评估和统计.结果: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产前系统超声共检查13874例孕妇,其中畸形胎儿38
目的:比较研究腺病毒、慢病毒和Lipofectamine 2000三种方法转染U937细胞的效果差异,以寻找一种简便、高效转染U937细胞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质粒载体(pGPHI/GFP/Neo),腺病毒(Adv-GFP-NC)、慢病毒(LV-GFP-NC)三种方法转染U937细胞,于脂质体转染48 h后、腺病毒和慢病毒转染96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
目的:本研究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开展,旨在围绕Yap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为人类胚胎发育异常和出生缺陷的积极预防和筛查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利用显微注射特异性吗啡啉(MO)的方法进行YAP基因的功能阻抑.采用胚胎整体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e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方法进行凋亡检测.
目的:分析照顾者对4~18岁不同程度脑瘫患儿日常生活的援助负担的差异,同时明确与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以来自于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浙江省东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上海市闸北区启慧学校、卢湾区辅读学校、徐汇区董李凤美学校、徐汇区致康康健园就读或就医的4~18岁的脑瘫患儿及相关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共有31例脑瘫患儿纳入研究,男19例,女12例,平均9.6±3.
目的:探讨小学生睡眠不足对智力发育的影响,为有效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在长沙市4个行政区分层随机抽取4所小学10~11岁5年级小学生316名进行调研,了解其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在C—WISC测验上反应的智力结构特点.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86份,应答率90.51%,男147名,占51.40%;女139名,占48.60%.睡眠不足各亚组平均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各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查,了解肺炎患儿肺功能情况,探讨肺功能在不同病情患儿中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医院住院年龄0-36月的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潮气肺功能检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之间肺功能差异.结果:共纳入9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仅8.2%潮气呼吸肺功能正常,其余91.8%均存在阻塞性病变,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59例2岁以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具有特应质高危因素的患儿为毛支Ⅰ组(n=28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1岁3月,而无高危因素的患儿为毛支Ⅱ组(n=31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1岁2月.同期随机选取本院同年龄组外科患疝气、肾结石等非感染性疾病术前患儿31例(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1岁5月,同时选
目的:了解中度持续哮喘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呼吸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诊断为中度持续哮喘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256株从痰液标本中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培养结果,对其菌谱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分别占26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