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第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v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10 9例恶性肿瘤患者及 37例正常人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ΥT3、TsH)的变化.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 T3、FT34FT4 值均明显降低(P<0.001),Υ T3值明显增高(P<0.001),且病情越重 T3、FT3、FT4值越低,ΥT3值越高,预后越差,治疗好转后,上述差异变小.T4值无明显变化(P>0.05),少数危重病人 T4明显降低.TsH值无明显异常(P>0.05).提示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的估计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国产草酸铂联合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患者 31例,草酸铂 130mg/m 2 静脉滴注 2 小时 d 1, 5- 氟脲嘧啶 300mg/m 2 静脉滴注 24 小时 d 1 -d5,甲酰四氢叶酸 100mg 静脉滴注 2 小时 d 1 -d 5, 21d 为1 周期,治疗 2 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在可评价疗效的 31例中,部分缓解 12例
目的:对比血液流变可复性技术与三阶梯止痛及骨膦类药对骨转移癌痛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经骨x线和(或)骨核素扫描证实为骨转移,并伴疼痛的肢体功能障碍的癌症患者,其中观察组63例,选用能进行化疗者,采用血液流变可复性技术,即岩舒+化疗进行治疗. 设对照组(1)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对照组(2)采用骨膦类药治疗,观察疼痛消失情况和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三种方法都有较理想的止痛效果.但从整体治疗效果
目的: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癌瘤,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癌细胞的转移是一复杂过程,其中包括一系列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其他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据报道细胞粘附分子CD44与实验肿瘤的转移有关.为进一步探讨CD44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本文检测了CD44在乳腺浸润性管癌中的表达,旨在为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997-1998年度的66例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其中有或没
目的:评价健择和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健择、顺铂联合治疗二周期,健择1000mg/m2,第1,8,15天,顺铂100mg/m2,第1~3天,四周重复,评价其客观有效率及毒性反应.结果:客观有效率为32.4%,其中初治为55.6%,复治为24.0%,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为主要毒副反应,多表现为Ⅰ、Ⅱ度,且具可逆性.结论:健择、顺铂联合化疗对晚期
该院于1999年7月至2001年1月用HCPT联合DDP方案治疗经蒽环类药物(CAF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20例,其中未手术病人2例,术后局部复发4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14例(不包括骨及脑转移);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10例,单纯癌7例,髓样癌1例,硬癌1例,腺癌1例.全部女性,中位年龄45岁,卡氏计分>50分,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治疗方法:HCPT8mg/m2,静脉滴注,第1-5天
目的: 观察内科综合治疗包括中医药、免疫支持及小剂量化疗对肝硬化后晚期复发、转移性肝癌的近期效果.方法: 47例病人均有乙肝病史,并且根据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会议分期标准确定为Ⅲ期病人,初治病人均有AFP或AFU及影象学改变,确诊为肝癌,或经手术切除后复发转移的,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及中医药抗癌治疗,免疫治疗及小剂量的氟脲嘧啶脱氧核苷(Fudr)500mg,静点,连用5天,羟
目的: 检测原发性乳癌中c-erbB-2扩增和mdr-1 mRNA表达的情况,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PCR和RT-PCR(逆转录PCR)法检测47例乳癌中c-erbB-2扩增和mdr-1 mRNA表达,研究它们与停经状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阳性数、ER、PR状态、组织学类型的关系,并分析c-erbB-2扩增与mdr-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组织学分级为3级乳癌的c-e
目的: 研究丙酸睾丸酮与补益中药结合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和副作用,寻找适合基层医院使用、低毒、效高、方便的治疗方法.方法: 设立对照组I:一般西药升血药加输注血小板;对照组Ⅱ:单用补益中药;治疗组:每日肌注丙酸睾丸酮加用补益中药,治疗2周,评价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I疗效相似,对照组Ⅱ疗效较差,治疗组无副作用.结论: 丙酸睾丸酮与补益中药结合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具有
据国际骨髓移植中心的一项上千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调查证实,在相同的预处理条件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率较自体移植复发率低 ,其机制在于移植物抗白血病/肿瘤效应(GVL/GVT),据此推理最近国外学者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实体瘤并取得了明显疗效.我院对一例右侧肾癌切除术后两肺多发性转移的肾癌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现报告方法与结果。
为寻求一种更安全、方便、有效的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的诊断、治疗方法, 1996年1月至 2000年10月,本文应用Seldinger法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心包)腔,引流积液(脓)268例,解除胸部压迫症状,明确诊断,灌注药物治疗,创伤轻微,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