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材料与工艺分会和昆明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能源利用技术.中国的温差电研究在制冷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而在发电方面的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基于塞贝克效应设计了一种可行的中低温差的发电实验装置.对比不同温差和不同负载时测量装置的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最后分析影响其输出特性的原因,总结尾气余热温差发电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温差发电器开路电压随着发电片两端温差的增大而升高,最高可达3.54v.单片温差发电片的最大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大可达0.93w.通过对多片温差发电器串并联的方式下最大功率的比较,探究温差发电片串并联对输出功率的影响.针对温差发电输出电压的不稳定,通过稳压升压处理模块,实现了发电器输出稳定的电压.
其他文献
选用FT柴油、甲醇两种煤基燃料,并结合生物柴油,配制成甲醇-生物柴油-FT柴油煤基多元燃料(简称MBFT燃料).在未经改动的增压式柴油机上,通过试验分析了MBFT燃料的性能,并研究了甲醇比例对MBFT燃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BFT燃料的滞燃期短于0#柴油,放热峰值和缸压峰值较低,燃烧柔和,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大,MBFT燃料的滞燃期延长,放热峰值和缸压峰值也增大.三种MBFT燃料的动力经济性表
延长喷雾燃烧的滞燃期是减少碳烟生成量的关键.在定容燃烧弹上,通过高速摄像和瞬态压力测量,研究了喷射压力、环境氧浓度和环境温度对柴油和E20乙醇柴油(乙醇质量分数为20%)的发光滞燃期和压升滞燃期.结果表明,压升滞燃期始终小于发光滞燃期,压升滞燃期对应于显著的高温放热过程,而发光滞燃期则代表碳烟初始形成的时刻.环境氧浓度越低,滞燃期越长.在常规氧浓度下,E20的滞燃期大于柴油,但当氧浓度低于17%时
通过系统分析柴油机螺旋气道几何结构以及气道敏感区域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关系,确定了构建螺旋气道的关键结构参数.提出了一种以气缸盖结构为约束条件,涡流比为设计目标,再进行流量系数优化的螺旋气道数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螺旋气道参数化数学模型.针对一款自主开发的卧式两缸柴油机螺旋气道的设计要求,采用该数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螺旋气道数字化三维模型,进行了模型光顺性分析和流通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螺旋气道数字
在一台由柴油机改造的单缸机上进行试验,对建立的火花塞离子电流计算模型进行基本验证,研究偏置电压、偏置电阻对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离子电流特性及循环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偏置电压升高或偏置电阻减小,离子电流峰值、积分值逐渐增大,且变化趋势具有线性特征,与计算模型一致;偏置电压和偏置电阻对离子电流信号峰值、积分值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其相位特征值无明显影响;偏置电压和偏置电阻对离子电流信号峰值、积分值及其相
分析影响活塞热机疲劳寿命预测的因素,基于弹性有限元结果,考虑温度对活塞材料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快速预测活塞热机耦合疲劳寿命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稳态的结果代替瞬态应力场,把缸压曲线近似为一条正弦曲线,使用通用的S-N曲线近似活塞的材料的S-N曲线,采用广泛应用的Minor线性叠加损伤理论,进行寿命预测.使用本方法对一款柴油机活塞进行寿命分析.分析表明,活塞的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际活塞的疲劳破坏吻合较好.在
结合某款柴油机机油耗实测值,运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活塞组动力学计算模型,选取活塞环顶环桶面高度、二环锥面角度、二环刮油刃厚度及油环刮油刃厚度作为4个影响因素,设置3组水平,以机油消耗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表明,在四个影响因素中,油环刮油刃厚度对机油耗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二环锥面角度.油环刮油刃厚度在0.15mm~0.4mm范围内,机油耗随刮油刃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二环锥面角度在0°~2°范围,锥
2缸柴油机采用360°CA发火间隔角,在工作周期中会出现进气和排气空挡角,导致进排气压力波动较大,进一步引起充量系数和涡轮效率的下降.针对某2缸增压中冷柴油机较大排气压力波动问题,建立了排气管的一维与三维耦合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柴油机转速下一个工作循环内排气管内的气体流动特性与波动规律,对排气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全负荷工况下,转速1000r/min~2200r/min,排
排气管是发动机主要受热部件,工作环境恶劣,过高的热负荷会导致排气管变形失效甚至出现开裂,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及其可靠性和耐久性.针对某高压共轨柴油机排气管热负荷问题,建立了排气管不同结构的流固耦合模型,分别进行了温度场和热应力分析,计算分析了不同结构因素对排气管热负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排气歧管出口长度的增加,最高温度由805.2℃升至820.8℃;随着出口直径的增大,最高温度由805.2℃
为了研究稀燃NOX捕集器(LNT)对NOX的存储还原过程,建立了稀浓燃循环反应模型,对反应器出口NOX和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实验值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个稀浓循环中催化剂表面组分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并对比了不同入口气体温度和浓燃时间长度对LNT的影响,结果表明Ba(NO3)2的覆盖度呈整体上升的趋势,提高入口气体温度能同时提高稀燃阶段NOX的存储速
根据一台用于动力辅助单元的车用柴油机工作特性,对其重匹配后的增压器进行了压气机叶轮出口宽度参数优化.发现叶轮出口宽度增大后,尽管压气机效率MAP对应的喘振线向大流量范围偏移导致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减小,但在常用流量范围内较大叶轮出口宽度压气机所对应的压比和等熵效率都明显提高,其中等熵效率平均增加了接近2%.匹配叶轮出口宽度较大增压器的发动机,进气温度有所降低,进气量增加,空燃比增大,动力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