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故障处理及其维护方法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宜昌CINRAD/SA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试运行两年多的实际出发,结合这一期间该雷达所出现的126次故障,从雷达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类故障发生原因,并指出了其相应的消除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常规维护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危险化学品泄漏环境应急响应数值预报系统的建设情况。简要介绍了系统使用的污染扩散模式和中尺度模式的情况,包括污染扩散模式采用的方案、输入的气象数据以及平流、弥散和沉降过程的计算方法等。在系统后端开发了基于GIS的产品服务平台对模式产品进行叠加地理信息的处理。本文最后介绍了系统运行方式及主要产品,并给出了2007年8月的一次环境应急响应演练服务个例情况。
本文对国家气象中心和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联合研发的基于ArcGis9.1的云贵川渝地区地质灾害预报系统的预报机理进行介绍。通过对驱动地质灾害预报系统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进行本地化研究,并对其降水预报进行TS评分检验,最后对2007年7月2—5日发生在四川盆地东部的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个例分析并对7月份的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对降水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
利用北京1971—2007年8月8日-8月24日的气象要素资料,对北京奥运会期间可能出现的对比赛和观赛造成不利影响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奥运会期间不利天气影响中的高温闷热是主导,大雨以上降雨出现概率较小,每年仅1-2次,冰雹、雾、暴雨等不利天气较少发生,但是不能排除其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同时分析了不利天气对赛事的影响,对赛程安排提供了有利依据。
本文利用1983-2000年(缺1987-1989年3年资料)632个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银川台713雷达回波资料,部分天气资料和探空资料,总结出了宁夏川区6-8月强对流天气雷达气候的一些基本特征及事实,为制作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方法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对冰雹云的强度、径向速度、风廓线资料、垂直液态含水量(VIL)、强回波高度的分析,得出了宁夏冰雹天气在雷达图上的特征,为短时预报冰雹天气以及落区提供了依据.
.本文探讨了预报工程的概念、需求,以及预报工程所涉及的技术战略、技术系统、预报原理等问题,预报工程是预报业务领域的软件工程;随着气象事业现代化的逐步深入,产生了要求预报业务迅速发展的强烈需求;预报工程是实现预报业务迅速发展的技术选择。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9806号热带气旋为例,探讨了小型岛屿地形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舟山群岛的地形作用能使西行的登陆热带气旋向南偏折,但对其强度影响不明显;岛屿主要山脉的存在会导致迎风坡的降水增多,并诱生中小尺度的地形高压.另外,敏感性试验结果揭示,舟山群岛地形影响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主要因子是地形高度,而与面积关系不大.因此,地形较高的小型岛屿如同大型岛屿那样,会对登陆热带气旋产
本文针对强降水产生的物理条件相关的物理量,通过对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采用距离权重法,将相关物理量值插值到襄樊市各测站上,根据插值计算出的结果,利用集合的方法建立了砣子雨短期预报模型,作为砣子雨预报的一种尝试.
本文通过对2003年7月8日发生在长江中游的一场大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初步研究了暴雨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总结了暴雨的产生与中小尺度系统的关系,着重阐述了低空急流在暴雨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在低空急流左侧强正涡度中心附近形成中尺度涡旋,激发暴雨云团等.
利用武汉多普勒雷达、自动气象站以及卫星云图等观测资料,对2003年7月8日发生在江汉平原-鄂东北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分析表明:这次大暴雨过程共有4个中尺度风暴,风暴A对应的流场为东、西、南三个方向的汇合流场,在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向东北方向移动,生命史达10小时之久;风暴B、C、D是与中β尺度低涡有关的三个相互联系的风暴,生命史均为3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