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粉榕小蜂Sycophaga sp.寄主选择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昆虫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hhh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榕树除养育与之形成互惠共生的传粉榕小蜂外,还供养种类丰富的非传粉榕小蜂.它们与寄主间存在专性关系,产卵于不同发育期的榕果,且仅在雌雄异株榕树的雄树上寄生.但木瓜榕的非传粉榕小蜂Sycophaga sp.同时寄生于雄、雌树.本研究以此为材料,揭示非传粉榕小蜂寄生雌雄异株榕树化学生态学机制,探讨榕蜂共生系统稳定共存的机理.[方法]野外观测记录Sycophaga sp.在不同性别寄主上的产卵时间;通过Y型嗅觉仪确定该小蜂对不同时期榕果的行为反应;利用顶空动态方法收集小蜂产卵期榕果挥发物;通过GC-MS分析化学挥发物成分;最终借助GC-EAD电生理技术揭示引起榕小蜂行为反应的有效化合物.[结果]Sycophaga sp.在雌花前期雄、雌树上寄生的榕果数量少,寄生率分别为7.27%和1.51%.产卵时间为B-8至B-2天,高峰期为B-6至B-4天.在雄果上能正常产生后代,成活率为100%,而在雌果内的成活率为80.95%,且后代数量明显低于雄树上的后代数量(p<0.001).Sycophaga sp.其对雌花前期雄果有明显的偏好性,而对雌花前期的雄、雌果无明显选择偏好性,虽对雌花前期雌果及空气的选择无明显差异,但选择前者较多.雌花前期雄果主要化合物为α-Pinene、Sabinene、cis-β-Ocimene、2,6-Dimethyl-1,3,5,7-oetatetraene和α-Caryophyllene五种,雌果为Sabinene和cis-β-Ocimene.Sycophaga sp.电生理测试显示其对α-Pinene、Sabinene、cis-β-Ocimene、Eucalyptol和Cubebene5种化合物有明显反映.[结论]明确Sycophaga sp.在不同性别寄主上的精确产卵时间及高峰.该小蜂可同时被雌花前期雄果和雌果吸引,但在雄果上能更好的繁殖后代.寄主雌花前期的挥发物构成较为一致,存在性别模拟,主要化合物成分相似.α-Pinene、Sabinene、cis-β-Ocimene、Eucalyptol和Cubebene5种化合物是Sycophaga sp.识别寄主的有效物质,且为5种相互作用形成独特吸引该小蜂的化学通讯信号.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万柏林生态园不同海拔及干扰程度访桃花昆虫群落组成、丰富度、多度和多样性参数差异.[方法]不同海拔高度,设置不同生境样地,定点定树拍照法采样.2015年4-6月,
  在长期的进化当中,昆虫与一些对其自身无害甚至有益的微生物形成了复杂的共生关系,这些微生物甚至可以通过生成特定化学信息物质来影响其寄主昆虫的行为。然而,相关共生微生
  梧桐山风景区位于深圳市中南部,地理位置独特,是国内少有的滨海山地风景区,与香港新界山脉相连,景区内自然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科学考察条件.本研究自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间
  [目的]筛选快速、准确进行夜蛾科分类的翅脉标记点特征、翅脉标记点位置及标记点数量,探讨几何形态测量学在夜蛾科分类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实现夜蛾科昆虫的数字化鉴定
  [目的]初步调查贵州省绥阳县部分地区吸血蠓的种类和不同牲畜厩舍吸血蠓优势种及其吸血率的比较.[方法]采用灯诱法(光触媒紫外诱虫灯)在牲畜厩舍采集吸血蠓,将标本保存至
  [目的]用形态学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on DNA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Ⅰ,mtDNA-CO Ⅰ)分子鉴定方法分析我国部分地区蚊虫种类,为设计并开
  [目的]对节腹泥蜂属Cerceris Latreille (1802)(膜翅目Hymenoptera方头泥蜂科Crabronidae)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总结。[材料和方法]在分类文献系统收集的基础上,对节
  [目的]金针虫是当前全球危害最为猖獗的地下害虫类群之一,其危害周期长、隐蔽性强,种群动态监测及防治一直是植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竹区爆发成灾.通过
  昆虫识别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昆虫识别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且实用性较低.因此,设计一个可以简易、快速分类的计算机识别系
  A rsenophonus属于变形菌门(Prote ob ac te ria)的γ亚类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广泛地寄生于昆虫体内。之前的研究中报道该内共生菌可以在褐飞虱(Nilaparvat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