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控制在血透室的应用

来源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肾脏病前沿论坛、第十三届华北地区暨北京市肾脏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wi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在血透室实施护理质量监控.方法:对质量管理对策进行了介绍。结果:自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以来,血透室感染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管理轨道,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医院及上级质量标准要求。血透室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大幅度上升。结论:护理质量控制的实施是规范护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保证,护理质量控制的监测,确保了各项指标均合格。护理质量控制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血液灌流技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非特异性吸附毒物、药物、代谢产物,以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对15例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对策进行了阐述。结果:7例患者,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3次后,皮肤痉痒症状基本消失,5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3例患者症状有所减轻。结论: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顽固性皮肤
目的:研究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何控制老年血透患者的合并症,并对其心理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消除或减轻其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比分析44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0岁)与62例非老年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心脑血管疾患、贫血、感染仍是老年血透患者最主要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对其
目的:比较传统离心性穿刺内瘘动脉端和向心性穿刺内瘘动脉端两种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动脉端向心性穿刺,对照组40例采用原始离心方向穿刺,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在同等时间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假性动脉瘤,内瘘狭窄,闭塞,皮下血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向心性穿刺内瘘动脉端能显著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使血透患者安全、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舒适地接受治疗.方法:对110例25~86岁长期血透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评价患者不舒适的原因、程度及心理上负面的应激.结果:通过环境、心理、体位、生理等护理,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安全感和对医务人员的满意感.结论:舒适护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使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充满了希望,主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通过对患者症状的介绍,主要从病情观察、感染控制、发热护理、饮食搭配、并发症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阐述了重症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或闭塞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行内瘘狭窄介入治疗29人,40例次的护理措施进行了介绍。结果:40例次内痿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患者,35例次经球囊扩张成功,5例失败,但所有患者均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术后无大血肿发生,手术穿刺点止血良好,35例次内痿开通患者中8例当口行血液透析治疗,27例次于次口行血液透
目的:分析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针脱出的原因,探索预防穿刺针脱出的方法,确保透析安全,提高透析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0.1-2011.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经前臂动静脉内瘘行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170余名,共透析20000余例次,发生15次穿刺针脱出,其中2例穿刺部位不当,8例固定不牢,5例穿刺侧肢体活动.结果:改进后的固定方法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穿刺针完全及不完全脱出
目的:CRRT是目前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在CRRT治疗中如何加强护理,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21例危重症患者进行CRRT治疗,并实施护理。结果:21例患者经过CRRT治疗,并通过严密的观监测与护理,12例死亡、9例康复、好转,死亡率约42%,其中2例MODS患者各项指标有明显好转。结论:CRRT具有缓慢、低流量、连续性的治疗,对患者内环境影响较小,可大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发生急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变血液透析模式,健康等方法预防透析急性并发症.方法:根据原因对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有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变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男110例,女50例,年龄25岁-85岁,共6878例次血液透析。550例次发生低血压,100例次发生心律失常,120次发生高血压,70例次发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血透中心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0名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情缓解25例,转院2例,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并发症死亡者2例。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通常较为严重,血管通路的护理宜采取永久性血管通路中的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置管后密切关注静脉压力和血流量变化,避免肢体受压或过度活动以免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反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