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机基础隔振设计

来源 :第四届全国建筑振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碎机其基础配重应为机器自重的8~10倍.某工程因现场原因,在该机器基础部分只设计了两条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来固定,引起振动公害.本文介绍了一种主动隔振方案,制作一隔振用机器台座,下设隔振器,减振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电路设计,以及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的技术指标和校准方法.最后用硅微加速度传感器对一个刚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态频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得相当好.而且测量的数据噪声低,精度高,是工程振动测量及实验室内测量结构加速度响应的好帮手.
本文介绍来宾电厂排粉风机安装在主厂房楼层上时采用隔振基础的力计算方法,按规范规定的标准评价隔振基础的振动特性,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动力分析得出一条规律,即6自由度隔振体系的6个固有频率完全取决于隔振基础本身的11个物理参数.
按教科书常规推导的结果,被动隔振时机器与台座系统的振动线位移单峰值只与环境振动线的位移单峰值、机器与台座系统的阻尼比以及调谐比等因素有关,而与台座的质量无关.这个结论与人们的直观感觉或经验是不一致的.本文推导了一个新的公式,解决了这个矛盾.
在进行回转机械基础台板动力分析中强迫振动的计算时,扰力怎么确定?扰力与动平衡等级有什么关系?动力分析强迫振动计算结果又用什么标准评定?这三个问题,国内机械工程师与土建工程师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国际上虽然争论不断,但一直有标准可遵循.本文介绍欧洲公司用的计算标准,并根据最新出版的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抛砖引玉的讨论.
西屋机型在国外早已配用弹性基础,但在国内还没有业绩.西屋机型为什么要配用弹性基础?配用弹性基础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我们要做些什么工作?本文想对以上问题作些探讨.
本文对某边梁式车架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文中运用Unigraphics软件,建立了边梁式车架结构的CAD模型,并通过Ansys对其进行分网和模态分析,获得了车架的固有频率及振型特征,使汽车的结构在设计中尽量避免共振和噪声,加强其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为实际试验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本文对曲轴活塞卧式压缩机总扰力和总扰力矩的相位角的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
本文分析了活塞式压缩机由于运动部件的质量误差和气体压力变化等因素产生的扰力增值现象,以误差理论对扰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变换,得出由运动部件的质量误差计算其所产生扰力的公式,并采用扰力按理论计算值乘综合影响系数或加综合一谐扰力值的取值方法,弥补了此类机器仅按理论公式计算取扰力的不足.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复杂柔性耦合隔振系统,本文对隔振器斜置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考虑基础结构的柔性、各支承间的耦合作用的前提下,分析了机器设备-隔振器-柔性基础这一振动隔离系统的动态特性,推导了系统功率流传递表达式,并且结合工程实际对斜置隔振系统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具体的数据计算,绘制了功率流传递曲线,着重分析了隔振器倾斜角度的变化以及机器的质量对输入到基础梁功率流的影响.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拟建场地进行振动数据采样,将其作为对拟建建筑物的激励.采用层间简化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wilson-θ法的数值积分程序.对杭州靠近铁路的一拟建建筑物进行时程分析,模拟出典型的动力响应.并对上海梅陇车站附近一高层公寓进行实测.将实测与模拟结果对比,得出了列车对建筑物影响的一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