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底吹炉内多相流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f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氧气底吹炉二维多相流的工艺参数优化.基于ANSYS Fluent软件,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和湍流Realizable k-ε模型,分别对熔池深度、气体喷吹流量、氧枪倾角、氧枪直径及氧枪间距的炉体切面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熔体气含率、平均速度以及平均湍动能随着时间变化都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稳定性较好.熔池深度在1.3~1.5m时,有利于熔池内部熔体的强化搅拌,加速传质传热: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喷吹流量和氧枪喷吹角度,可以有效提高熔池气含率,使熔体运动更为剧烈;氧枪直径越小,熔池内平均流速越大,但是气含率却较小.直径范围在30~35mm,可以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随氧枪间距的增加,熔池内气含率、熔体平均速度和湍动能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氧枪间距最好在0.9~1.0m之间.
其他文献
针对本课题组提出的钛白废酸无焙烧加压浸出钒渣提钒的新技术,本文以P204为萃取剂协同TBP考察了皂化及非皂化体系下不同因素对高铁浸出液中钒铁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还原铁粉为浸出液预处理还原剂,在常温条件下,浸出液初始pH=1.8、水相与有机相体积相比(VA/VO)=1∶3,萃取震荡时间30min,30%P204-5%TBP协同萃取体系,钒单级萃取率为51.98%,钒铁分离系数β(V/Fe)
采用"煤气还原+原位烧结"工艺,以偏钒酸铵作为原料,制备了V2O3阴极片,在NaF-AlF3熔盐中采用熔盐电解固态氧化物的方法,制备出了金属钒,并结合循环伏安曲线对电解过程中阴极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aF-AlF3熔盐中可通过电解固态V2O3制备出金属钒,电解4h后所得金属钒的氧含量为0.218wt%;V2O3阴极熔盐电解的过程同时存在直接电还原反应和铝热还原反应,其中后者起着关键的
砷污染治理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而在中国,工业含砷废水处理也己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相较于常规石灰-铁盐沉淀的含砷废水处理技术,本研究在探索采用并流加料的方式是否能形成晶体砷酸铁以及对砷、铁去除率的影响,在pH=1.5~3.0的范围内,采用并流加料法实现砷酸铁沉淀可以达到较好的As、Fe去除率;要实现晶体砷酸铁的沉淀需要加入晶种,控制pH值在2.0附近可以使反应前后的pH值保持稳定。
探索研究了含汞固废物的硫代硫酸盐浸出液的分解与回收,进行了自然老化实验以及硫化沉淀实验.考查了配合物溶液的的初始摩尔比、初始pH、硫化钠的加入量对配合物分解的影响.自然老化下,配合物分解率达到了58%;硫化沉淀下,配合物的分解率达到了99.6%;分解产物为硫化汞.
浮选尾矿是水热硫化-浮选工艺主要的副产物,其赋存的重金属环境活性是验证工艺可行性及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标准.本文系统研究了主要水热硫化条件对尾矿中重金属环境活性的影响,揭示了硫化过程对浮选尾矿环境活性影响的变化规律.硫化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尾矿中重金属的稳定,当硫化温度升至240℃以上时,稳定趋势变缓.硫化时间对重金属的稳定无明显影响.硫磺添加量对重金属的稳定性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硫磺添加量小于1
汞因其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神经毒害作用以及长距离传输的特点,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冶炼烟气中的单质汞(Hg0)由于其排放量大,去除难度高,气体组分含高浓度二氧化硫等问题,成为解决冶炼汞污染问题的关键.在现有处理技术中,催化氧化由于高效,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氯化铜催化剂进行负载方法改性以及掺杂金属共负载改性,研究其催化氧化性能和抗硫性能,发现浸渍-焙烧负载法能
汞是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重金属污染物,且自然界中汞主要来源于人为排放,目前烟气重金属汞的污染防治技术已经成为烟气处理的主要内容.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目前汞污染的现状以及吸附法处理烟气重金属汞的污染防治技术,同时提出可应用石墨烯材料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汞的高效吸附和脱除,并指出目前常用的吸附材料可以分为碳基吸附材料、钙基吸附材料、矿物类吸附材料、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吸附材料四类。每种材料都有其优缺点,而石
本文收集整理了化工和冶金行业的主要研究方法,气液相平衡状态就是当两相在相间接触的时候发生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直到各相的性质,包括压力、温度和组成等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气液相平衡(Vapor-liquid equilibrium,VLE)数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同时气液相平衡对实际生产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工业生产中要分离的对象往往是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待分离体系的热力学特性决定了过程进行的可能性
锌、铟是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一,中国锌资源储量丰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以高铁闪锌矿的形式存在,并且在这些高铁闪锌矿中含有丰富的铟资源.如何实现有价金属的高效浸出、溶液中锌与铁的有效分离和伴生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是铁闪锌矿处理的关键技术.本文开发了含铁溶液预处理-渣矿协同浸出-赤铁矿法除铁及有价金属综合回收技术工艺,获得锌回收率96%以上,除铁率达93%以上,赤铁矿渣含铁60%~65%、含锌小于0.5%、含
本文基于氧气底吹炼铜机理模型自主开发了氧气底吹炼铜计算机模拟软件平台"SKSSIM",已应用于实际生产,模拟结果与氧气底吹炼铜厂的实际生产数据一致.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对复杂原料进行配料计算;当入炉物料成分大范围波动及工况剧烈变化时,SKSSIM能准确预测冰铜品位、反应温度、渣型、渣含铜等主参数变化,并给出指导性调整意见;能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Cu、Fe、S、Si、Ca、Al、O、N、H、Pb、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