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天保工程项目管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来源 :全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作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ong0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局于1998年9月16日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开始实施了天保工程,按天保工程进度的安排,1998至于1999年为工程试点阶段,2000年起为正式实施阶段。目前有6个国有林场、6个转产单位、6个社会性单位、2个专业管护单位和科部室12个。现有在册职工1739人。全局经营总面积为148746.6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47813.7公顷,森林面积92066.7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29546.3公顷。森林蓄积量为937.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4. 7%。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了可喜的成绩,现就其实施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体会在文中作介绍说明。
其他文献
在天保工程实施的十年时间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网络、完善制度、管好队伍、加强管理,使得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效果显著。
面对随着木材产量的大幅度调减,企业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红花尔基林业局审时度势,依托樟子松林区特有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地区优势产业,形成了“以森林资源管护为基础,森林旅游为龙头,林下资源开发为重点,林产品加工、种植、养殖为补充”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森林旅游业发展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樟子松林的生态保护的认识,为林业局的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
五岔沟林业局于1999年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单位之一,200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07年末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继承创新了发展思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理解掌握落实各级政府的林业发展政策。以生态保护,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和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为中心;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提高职工就业和增加职工收入为目标;以加强领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要目的是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即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大规模的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公益林建设活动,大力发展森林资源。按照总体规划,十年工程期内完成公益林建设项目面积35. 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7.8个百分点之目标。为了圆满完成工程期内公益林建设任务,嵩县总结以往造林工程的经验教训,在苗木类别、造林技术、施工模式、管理方式、验收程序等环节做出了大胆的改革、改进和探索,
自天保工程启动以来,栾川县严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以衡量天保工程成败的六条标准为准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统领森林资源管护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护林员为主,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严格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管护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栾川实际的森林资源管护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就栾川
为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国家于2000年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重点国有林区正式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河南省黄河中游地区洛阳、三门峡、济源3市的15个县(市、区)被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工程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实施单位广大千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现将天保工程在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工程建设各项任务及
卢氏县位于豫西伏牛山腹地,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土地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全县辖工9个乡镇,37万人,417万亩林地,38万亩耕地,是河南省国土面积最大、林业用地最多、平均海拔最高、人口密度最小的深山区县,也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自2000年以来,卢氏县以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按照“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优化结构,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管造并重,保护、培育了森林资源,
1998年,中央做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的重大决定,我省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天保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国有林区也一度陷入发展停滞的困境,林业职工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付出了十年的幸福和安乐。正是这种得与失的巨大反差,加快了我省国有林区实行体制改革、调整经营思路、转变发展模式的步伐,全省国有林区改革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对推动我省林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
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秦岭南麓徽成盆地,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全县共承担森林资源管护任务面积109.2万亩。实际实施管护面积113.4万亩,其中:国有林资源管护58.54万亩,集体林资源管护54.86万亩,全县共设立管护站46个,落实管护人员198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13万亩。封育区累计建设工程围栏80.3公里,生物围栏66.58公里,建设大型宣传门4座,建设标识碑50座、永久性宣传牌79个。现就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祁连山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北坡中、东段,地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的凉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古浪、永昌、甘州、山丹、民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8县,总面积265.3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8%。祁连山保护区下设22个自然保护站。截止2009年底,全区有在职职工1474人。2000年,省厅核定祁连山保护区天保工程管护面积707.1万亩。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