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整形外科治疗术后难愈窦道

来源 :2013年全军烧伤外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术后难愈窦道发生的原因,介绍烧伤整形外科治疗术后难愈窦道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2年我科收治的术后难愈窦道患者32人,并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愈合,随访6个月后均无复发.3例患者因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合并有骨髓炎转往骨科专科治疗.[结论]术前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清除窦道壁及术区异物、仔细止血、良好的对位缝合、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修复,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良好的制动是治疗难愈窦道的关键..
其他文献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nesthetic methods and management for the pregnant and parturient women undergoing cardiovascular surgery.Method The data of 9 women who underwent cardiovascular surgery was s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初期不同给氧浓度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手术过程中再氧合损伤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三十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ease,CCHD)患者及十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A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ease,ACHD)患者.根据体外循环初始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水平分为四组:紫绀组1(C1
目的 探讨VSD负压密封引流治疗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VSD负压密封引流治疗褥疮24例患者.其中臀部10例,骶尾部6例,腰背部4例,其他部位4例.结果 16例VSD负压密封引流治疗结合局部植皮或二期皮瓣修复术,其中13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后,创面愈合.3例患者经过2次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24例采用一期VSD覆盖创面,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创面全部愈合.结论 VSD负压密封引流治疗Ⅲ°褥疮,操作简便
会议
目的 观察良好液体复苏对严重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 测定38例复苏情况良好的特重度烧伤患者伤后8小时、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IL-4和IFN-γ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各时相点之间行相互比较。结果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不大,但IFN-γ和IL-4有变化明显。 结论 良好液体复苏对调节严重烧伤后出现的免疫功能紊乱有重要意义。
会议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高钠高氯血症的临床治疗路径。方法:对18例特重度烧伤并发高钠高氯血症的患者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回顾12例特重度烧伤并发高钠高氯血症病人作历史对照,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特重度烧伤患者严格按照临床路径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结论:特重度烧伤高钠高氯血症必须严格按照临床治疗路径实施,早期从抗休克,抗感染,及早期脏器功能保护进行施治,防治脓毒血症,及时纠正高钠高氯血
会议
烧伤合并筋膜综合症,1969年、1976年曾报道过烧伤5例,由于烧伤局部毛细血管损伤和广泛的血管反应,使筋膜室内的肌肉发生水肿,再加上深度烧伤形成焦痂后缺乏弹性,加重了筋膜室内的肌肉缺血而发生了筋膜综合症,于患肢远端行静脉切开输液,加重了肢体的水肿,同时引发静脉炎和血栓形成,导致筋膜室综合症,本组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双下肢均为深度烧伤(Ⅲ°~Ⅳ°)焦痂,入院后立即行减张切开术,切开后见不同程度的肌肉
会议
目的:探讨大同地区特重度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量与烧伤深度、环境干湿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大同地区解放军322医院烧伤科1999-2010年84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分组:对照组(常规补液组):第一24小时补液量=(Ⅱ°、Ⅲ°)TBSA×kg×1.8+水分(2000-2500) ml,第二24小时补液量=1/2[(Ⅱ°、Ⅲ°)TBSA×kg×1.8]+水分(2000-2500)ml组;观察组(改进补液组):
会议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在糖尿病足创面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提供新方案及治疗建议.方法 39例糖尿病足患者,共46处创面,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采用手术清创、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覆盖、可控压力间断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手术清创、可控压力间断负压吸引治疗;其余临床治疗相同.比较2组创面治疗前后细菌培养结果、肉芽增生厚度,手术植皮皮片成活率.结果 1.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创面细菌培
会议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脱细胞异种真皮在难愈性创面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提供新方案及治疗建议.方法 56例难愈性创面(糖尿病足26足、褥疮15处、坏死性筋膜炎3例、慢性骨髓炎2例、难愈性手术切口5例、瘢痕溃疡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采用手术清创、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脱细胞异种真皮覆盖、可控压力间断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手术清创、可控压力间断负压吸引治疗.比较2组创面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切开引流对比清创后植皮或皮瓣修复两种方式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近2年我科收治的毛囊闭锁三联征病例6人,发病部位共计20部位,将20部位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常规切开引流加强换药治疗,B组采用彻底清创,清除发病部位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后植皮或行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短期内可有好转,长期无治愈病例;B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