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非肺栓塞灌注缺损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中非肺栓塞引起的灌注缺损的特点及原因。 方法:搜集行DEPI扫描未发现肺栓塞的患者共41例,分析其影像资料,记录肺内灌注缺损的部位、形状、边缘、原因,分析各原因引起的灌注缺损的特征。 结果:41例共发现550个灌注缺损(右肺316个,左肺234个),对比剂线束硬化伪影211个(包括左右锁骨下静脉,上下腔静脉、心房室),运动伪影75个(膈肌、心脏、等),胸部病变208个(肺内炎变、肺大炮、气体潴留、肺不张等),体位原因31个,25个难以确定原因;对比剂伪影主要位于双肺尖及右肺中叶内段,呈条带状或斑片状,边界清楚;膈肌运动主要位于双肺下叶,呈新月形;心脏运动主要位于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左肺舌叶上段;病变所致灌注缺损散在分布,炎变呈斑片状,肺大炮呈卵圆形,肺不张呈弧形; 结论:非肺栓塞引起的灌注缺损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有助于肺灌注成像诊断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失活Luc基因进行靶向编辑和激活,以实现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介导的靶向光学基因成像。 方法:1、选取stop sequence(SS)序列作为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靶向SS序列的gRNA(SS)序列;2、将stop sequence(SS)插入携带Luc基因的pSG-target模板质粒内,构建失活的类Luc基因载体质粒pCMV-Luc,同时将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灌注诊断慢性肺栓塞的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75例行双源CT双能检查的患者,基于轴位图像,并结合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综合的对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以CTPA诊断肺栓塞的标准确诊慢性肺栓塞38例,慢性肺栓塞的CTPA直接征象表现为:⑴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低密度充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与肾母细胞瘤(Wilms瘤)的临床表现、MS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后肾腺瘤 与肾母细胞瘤的认识。 方法:回顾分析2011 年1 月至2016 年5月间本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后肾腺瘤7例、肾母细胞瘤13例及文献复习,总结其MSCT表现特征。 结果:后肾腺瘤以女性多见,单侧发病,肿块多局限于肾实质内,且边界清晰,CT 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增强后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
目的 探讨腮腺warthins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3-2015.3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warthins瘤患者18例,术前均行CT、MRI检查,18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35-73岁,中位年龄61岁,.分析患者影像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 结果 18例腺淋巴瘤患者中共23个病灶,单发者13例,多发者5例.部位:病灶均位于浅叶,73.
目的:研究1.5T磁共振 3DASL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不同比埃及时间(TI)对脑灌注值的影响. 方法:对58例正常成年人进行3次不同标记时间3DASL的颅脑灌注成像,TI分别采取1025、1525、2525ms,测量不同TI时间各脑实质区的灌注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计算3种不同标记时间的脑实质CB
患者,女,59岁. 主诉:左侧面颊部酸痛麻木伴舌右侧麻木3月余. 简要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颊部酸痛麻木、伴舌右侧麻木,无畏寒、发热、寒战、咳嗽、咳痰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部MR及CT检查,诊断“颞下窝-颅中窝肿物”. 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专科检查:耳:双侧耳前、耳后无瘘管;双侧耳廓无红肿,无压痛,无牵拉痛;双侧外耳道无红肿,无压痛,无分泌物,无赘生物,后上
Objectives Material suppressed iodine images(MSI)is a new technique provide by CT spectral imaging,which remove iodine contribution on 70keV monochromatic image.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iodine s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Mp-MRI)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T2WI抑脂)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应用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25例,年龄56-78岁,中位年龄67岁,所有患
目的:分析双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患儿两侧膝关节MRI图像特点,总结MRI图像特点及双侧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双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患儿MRI图像,测量半月板宽度、前后角及体部厚度等径线,并观察半月板形态、移位及损伤情况,前交叉韧带角度、形态、信号变化及双膝外翻角变化等指标,并与超声、关节镜对比,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46例患儿均为双膝患病,且以单膝症状为主诉入院,无明显外伤史.其中,疼痛与伸直受限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皮肤,其次为直肠、肛门、生殖道、消化道、副鼻窦、腮腺、泪囊、喉、肺等等,肿瘤常发生淋巴结、肺及肝转移,而胃肠道转移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原发于腮腺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胃肠道转移则更为罕见.经维普资讯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发现,至今为止,腮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发生胃肠道转移的病例在国内外文献中鲜有报道.我科最近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腮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