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腹膜后血管球瘤1例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球瘤比较少见,占软组织肿瘤的2%左右,一般发生于四肢末端如甲床、皮肤,深部组织脏器发生罕见,诊断亦较困难。本文报道分析了1例盆腔腹膜后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以提高腹部占位诊断的准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特点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经痰结核培养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30例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分析病变形态和累及范围. 结果:病变形态:支气管扩张(16例)占53.3%,结节影(20例)占66.6%,斑片状影(24例)占80%,薄壁空洞(10例)占33.3%,厚壁空洞(3例)占10%,纤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对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变甲状旁腺术前定位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继发性甲旁亢患者,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前均行CT能谱图像、颈部能谱CT平扫及双期增强及MRI平扫及增强检查,CT能谱成像与常规CT、MRI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其敏感性及误诊率. 结果 14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共有51枚增生甲状旁腺;术前常规CT检出43枚,检出率达84.3%,误诊
目的:比较使用自行设计儿童头托与传统的头托的图像质量、噪声、伪影和解置. 方法:分析60例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使用自行设计儿童头托进行儿童头颅扫描检查.作为试验组,选用同一噪声指数,根据年龄分为3组,0-1月,2月-23月,2岁-4岁.对照组选用60例,使用传统的头托扫描,检查患儿年龄分组、噪声指数同试验组一致,选取颞骨岩部小脑层面及基底节层面,由两位医师采用10分制评价图像质量和噪声程度、伪
目的 探讨双低技术在头颈CTA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优化扫描方案. 方法 随机选取两组临床拟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采用美国GE Discovery CT 750HD宝石能谱CT,双低组,管电压:80kV,根据体重指数BMI调整管电流(BMI≤24 kg/m2时350mA,24kg/m2时380mA,BMI≥28kg/m2时410mA),采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对照组,管电压12
Background: Local ischemia is the main pathological performance in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There is currently no effective therapy to promote angiogenesis in the femoral head.Recent s
目的 探索联合IVIM、DKI、BOLD 等多种MRI技术的多个参数综合评估肝纤维化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 前瞻性收集8名临床诊断为肝纤维化的患者(平均年龄50.5±9.1岁,男女比例 5:3)及13名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 38.4±13.2岁,男女比例8:5)纳入本研究.所有入组者均行全肝扫描的IVIM、DKI、BOLD扫描.IVIM、DKI经后处理软件处理得到参数D*、D、f及MD、MK,BOL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在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M)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采用经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病例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例,手术减压节段C3-7 5个节段26例,C4-7 4个节段6例,,术中将预弯成"Z"形的6孔微型钛板两端分别固定于开门后的椎板和门轴侧侧块上,用以取代传统的丝线悬吊固定法.通过
目的 探讨分期治疗策略在复杂胫腓骨Gustilo ⅢB型开放性骨折伴严重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采用分期治疗策略治疗复杂胫腓骨Gustilo ⅢB型开放性骨折伴严重软组织缺损病例共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所有病例采用分期治疗:早期急诊清创,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骨折,人工皮覆盖创面,控制感染;二期待创面稳定后行皮瓣或植皮修复创面;待创面完全稳定,无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PFNA)与髓外固定(DHS、锁定解剖钢板)的临床治疗比较。方法:对2012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83例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治疗,采用PFNA内固定41例,钉板固定42例(DHS固定28例,锁定解剖板固定14例)。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再移位、固定物松动断裂及Harris髋关
目的 探讨游离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复杂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离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复杂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病例共15例,男性13例,女性2例。创面缺损部位:足内侧+内踝2例,足背+踝关节7例,足外侧+外踝4例,足底+足内侧2例;创面缺损面积:16cm×12cm~36cm×14cm;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骨损伤或缺损,均采用一期清创、骨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