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红霉素恒河猴重复给药毒性及毒代动力学试验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恒河猴静脉注射重复给予柔红霉素,观察其产生的毒性反应及严重程度、主要毒性靶器官及损害的可逆程度并检测毒代动力学参数,为后续其它试验研究提供依据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和方法]普通级恒河猴28只,3-4岁,雌雄各半,购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动物经检疫适应21天后选择24只动物按体重随机分成溶媒对照组,柔红霉素低、中和高剂量组(1.0,2.0,和6.0mg·kg-1),每组6只动物,雌雄各半,静脉注射给药,给药容积为0.5ml·kg-1,每周给药1次,连续4周,恢复期4周.进行各项临床观察指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和尿生化指标、解剖和病理学检查,药代动力学样品检测和参数计算.[结果]高剂量组动物给药后体重持续降低,在给药期及恢复期共死亡4只动物,死亡前主要症状为腹泻及精神萎靡,其血生化、血液学及骨髓象指标出现明显毒性反应,和人体临床试验观察到的现象相似.其余生理指标包括体温、尿液、寄生虫、眼底检查、心电图等未见明显与供试品相关的异常;首次给药的平均AUC(0-t)与给药剂量均呈一定的线性关系,高剂量组雌猴的柔红霉素血浆暴露量明显高于雄猴.末次给药(d21),低、中剂量组的柔红霉素血浆暴露量高于首次给药(d0).病理学检查,高剂量组给药期和恢复期共4只动物中途死亡且病变明显,供试品对实验动物心脏、消化系统具有一定毒性,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抑制毒性.心脏表现灶性炎细胞浸润、灶性坏死甚至肉芽组织形成;消化系统发现病变的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肝脏、胰腺.高剂量组胃肠病变为局部粘膜萎缩和腺体坏死脱落甚至结构消失;免疫系统的胸腺、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及胸骨病变明显,高剂量组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或几乎消失,而低、中剂量组病变不明显.[结论]柔红霉素静脉连续注射4次(每周1次)主要毒性靶器官是心脏、消化及免疫系统.柔红霉素静脉注射恒河猴2.0mg· kg-1以下为安全剂量范围(NOAEL).
其他文献
目的: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医疗活动中,需要手术的老年患者将逐渐增多,但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生理性衰退,并常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危险性增大.骨科手术又会对患者产生比较强的压力和心理恐惧.这就给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所以做好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老年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 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对60例75岁~96
会议
目的:探讨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的特点.方法:2009年01月至2014年2月,对47例无明显腰椎不稳的L5/S1椎间盘突出病人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23-72岁,平均41.5岁.按Yeung分型,椎间孔型18例,中央型7例,旁中央型12例.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JO
会议
目的:探讨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对17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创面,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以隐神经相伴行的大隐静脉体表投影为轴线,根据受区大小、部位及旋转点的位置设计逆行岛状皮瓣.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3.0 cm ~ 10.0 cm×8.0 cm,术中大隐静脉与小隐静
会议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原因.方法:自2006年1月-2014年01月,共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306例,术后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病例共16例,分析再发对侧骨折病例的发生率、骨折类型、再骨折时间间隔和危险因素.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率为5.2%.初次粗隆间骨折术后再发对侧髋部骨折占6.8%,初次股骨颈骨折术后再发对侧髋部骨折占2.6%.对侧髋部骨折的发病
会议
[目的]研究雄黄染毒及甘草次酸干预对小鼠海马突触间隙中半胱氨酸(cysteine,Cys)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cinc,Hcy)水平的影响,探讨雄黄可能的毒性作用及为慢性砷中毒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将70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雄黄低、中、高剂量组(0.15 g/kg、 0.45 g/kg、 1.35 g/kg雄黄)、甘草次酸对照组(48 mg/kg甘草次酸)、甘
[目的]通过观察雄黄对海马组织XAG-系统、Xc-系统、γ-GCS、MRP-1及Nrf2的影响,探讨雄黄干扰GSH合成的可能分子机制,为防治雄黄引起的药源性慢性砷中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ICR小鼠暴露不同剂量雄黄(0,0.15g/kg,0.45g/kg,1.35g/kg)8周后,测定血和海马组织中砷含量;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海马组织中EAAT1、EAA
[目的]探讨砷对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从新生的Wistar胎大鼠的大脑皮质上提取AC,传代培养3代,以GFAP免疫荧光法鉴定,随机分组,培养液中砷(NaAsO2)含量分别为0 μ mol/L、100 μ mol/L、200 μ mol/L、400 μ mol/L和600 μ mol/L对AC染毒4h,观察细
[目的]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导致HepaRG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特点,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HepaRG细胞为体外模型,以12.5、25、50 μ M罗格列酮处理48小时,采用DCFH-DA荧光探针装载,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含量,采用ABTS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WST法检测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检测过氧化氢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用wes
[目的]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对HepaRG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特点,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HepaRG细胞为体外模型,以12.5、25、50μM曲格列酮处理48小时,采用DCFH-DA荧光探针装载,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含量,采用ABTS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WST法检测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检测过氧化氢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用wester
佐太是珍宝类藏成药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历代藏族名医对剧毒水银,硫磺,能持八金,能持八矿及其他原辅料经特殊工艺炼制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疗效的兰黑色粉末制剂.佐太含beta-硫化汞,而常用中药矿物药朱砂则含alpha-硫化汞.汞是已知的环境毒物,而肝脏是其靶器官.佐太和朱砂与氯化汞和甲基汞的肝毒性能相提并论吗?[目的]对佐太,朱砂和汞化合物的肝毒性进行比较,研究佐太朱砂的肝毒性毒性作用,回答含汞传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