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分析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整治效果评估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ong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18-2019年京津冀及周功地区“2+26”城市PM2.5浓度、NO2和SO2柱浓度遥感监测结果,结合“2+26”城市5类重点行业企业(包括中力供热、钢铁、水泥、玻璃和石油化工)及工业锅炉清单,对2019年“2+26”城市5类重点行业企业及工业锅炉整治效果进行了评估.整体来看,2019年“2+26”城市5类重点行业企业及工业锅炉整治效果明显,对该区域PM2.5,NO2和SO2柱浓度下降的贡献率分别为7.00%、15.55%和8.66%.PM2.5浓度上升幅度较大的城市有淄博市、济南市和天津市,NO2柱浓度淄博市有所上升,SO2柱浓度上升幅度较大的城市有聊城市、天津市和晋城市,以上城市的工业锅炉排放贡献率最高.
其他文献
在杭州市国家基准气候站,于2015.12~2016.11对大气PM2.5进行了采样并对二次化学组分进行分析.2016年杭州^平均质量浓度为59.0μg·m-3,主要二次组分SO42-、NH4+和SO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2、12.8、7.66和2.83μg·m-3.对二次生成过程进行研究,SOR和NOR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41和0.17,冬季最高,夏季最低;SOC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次之,但SOC
湿度是反应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反映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质量指标之一.人们对生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讲究更完美更舒适的环境湿度,多样的湿度测量方法层出不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湿度的测量和控制提出了要求.
简述了煤气脱硫的概念及意义,介绍了焦化企业中作为清洁能源的煤气脱硫主流工艺的经济技术分析,并对其脱硫工艺特点和工艺参数、效果进行了比较,以达到提高后续用户清洁生产水平的目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加快,大量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出.大气颗粒物作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对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及全球气候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需要相应的颗粒物检测技术,监测和分析颗粒物粒径分布、数量浓度及化学组成,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估提供有力之撑,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减排、保护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的:为制定中国成年人左室内径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我国5364例健康成年人左室内径(LVD)值.采用SPSS软件迸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其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气温(X3),年平均相对湿度(X4)年降水量(X5)气温年较差(X6),年平均风速(X7),经度(X8),纬度(X9)的关系.结果:发现年日照时数,纬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与LVD值相关性很显著,年均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测试电解式臭氧除臭机对硫化氢和甲硫醇两种恶臭气体的净化性能,同时考察净化后排入密闭舱室的尾气中臭氧的浓度.方法:有害气体采用钢瓶气稀释到指定浓度区间后,导人到净化装置中,在臭氧作用一定时间后除臭柜中气体浓度变化以及排人环境试验舱中臭氧的浓度.结果:电解式臭氧除臭机在25℃环境条件下,发生臭氧10分钟,接触反应时间30min后,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平均净化率分别达到94.15%呢和1
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国有生态资源,为了加强市域范围内各类自然保护区监管工作,及时发现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行为,本文以惠州市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管实践为例,提出了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协同监测评价方法,利用人类影响指数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每季度对个市28个自然保护区进行遥感监测,每月统计分析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实查处,及时查实并制止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行为.
本文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PM2.5质量浓度数据,研究雾霾天气、能见度、PM2.5浓度与功界层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取影响雾霾生消的关键预报因子和指标.基于天气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动态建模,开发1-15天PM2.5浓度和能见度中长期集合预报产品,在近年来主要雾霾过程和杭州G20峰会、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青岛上合组织峰会、国庆70周年等重大社
定义了复合河流系统健康监测,初步探讨了复合河流系统健康监测的理论基础、内容体系和主要监测方法与手段.研究基于小波分析的监测数据异常值剔除和降噪等技术,对复合河流系统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提高监测数据产品质量.定义了复合河流系统健康预警的概念,分析了复合河流系统健康预警的功能和逻辑过程.建立了复合河流系统健康预警模型,根据预警的对象、原理并考虑河流管理中的具体要求,把复合河流系统健康预警分为单因素健
本文利用2019-2020非作物生长期即2019年10月-2020年4月极轨卫星监测图像,结合地面环保部门监测数据,对吉林省秸秆焚烧导致的重度空气污染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秸秆焚烧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关联的因素,并就秸秆焚烧卫星监测结果提出一此建议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