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是藏南拆离系(STDS)内形成的具有特色和重要的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矿床规模已达大型.笔者通过对该矿床S、Pb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探讨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岩石中硫在转移进入成矿溶液的过程中,其硫同位素组成仍能保持源岩的同位素组成,因此可根据矿床中硫化物的δ34S值所获得的成矿溶液的总硫同位素组成,推测矿床中硫的来源。岩浆硫源矿床的δ34S值一般介于-4.43‰~5.54‰之间,且多在-4‰~1‰之间,如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矿石δ34S值介于-6.3‰~1.8‰之间,大多在-3‰~1‰之间。而扎西康矿床的δ34S与沙拉岗锑矿早白垩世围岩地层中早期的闪锌矿δ34S=10.3‰以及黄铁矿δ34S=9.9‰相近,显示了硫来源于围岩中的海相地层还原硫。Pb同位素组成除受放射性衰变和混合作用影响外,不会在物理、化学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即在矿质运移和沉淀过程中,Pb同位素组成保持不变。在Doe和Zartman的构造模式图解上,矿床Pb同位素位于上地壳铅演化线附近。同时,矿石铅μ值(9.48~9.70)大于地幔铅μ值(8~9),而且矿石铅的232Th/238U介于3.71~3.79之间,与地壳的232Th/238U比值(约为4)相当,这些都暗示了成矿物质的壳源性质。
其他文献
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Holographic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gratings)在显示、信息存储、高端防伪等高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而相分离是影响其衍射效率、图像存储分辨率和真实感的关键,因此控制丙烯酸酯/液晶复合体系的光聚合动力学及凝胶化过程以提高光栅的相分离程度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作者通过调控光引发体系有效降低了单体/液晶混合体系的光聚合速率,
制备了H6P2W18O62·13H2O 催化剂,并用Uv-ViS、FT-IR,TG-DSC 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微波促进30%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酮制备己二酸合成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次实验探讨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为n(环己酮)∶n(过氧化氢)∶n(草酸)∶n(催化剂) =100∶500∶3∶0.25,反应温度100℃,微波辐射功率400W,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氟脯氨酸类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到室温下的Mannich反应中。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醛和芳香胺对产率的影响。通过氟固相萃取可以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黄铁矿是地壳中常见的金属硫化物,常见的主要有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草莓状结核、胶状环带等.在成矿过程中,由于胶状环带可能记录成矿条件,为研究成矿过程,提供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连续变化的信息,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本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东矿带胶状黄铁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微区衍射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东矿带矿石中胶状黄铁矿的形貌、化学组成,
大桥金矿床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城南,是近年来在西秦岭东段发现的一种新类型的金矿床=.笔者在成矿地质背景及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该矿床脉石矿物中包裹体的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探讨其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这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加深对该矿床的认识,丰富西秦岭地区的金矿成矿理论,而且可为在矿区外围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均一温度,盐度特征表明:大桥
江西武山铜矿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中九瑞矿集区内典型的大型铜矿床.笔者系统观察北矿带矿石发现,该区金属硫化物包括黄铁矿,黄铜矿,其次含有闪锌矿、方铅矿等。运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系统研究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依据其形貌和成分特征将其分为两个世代:早期形成的层纹状黄铁矿和晚期形成的粒状黄铁矿。系统观察层纹状黄铁矿,见为纳米晶聚合体,粒径50~400μm,平均120μm,圈层数10层左右,多达
逍遥钨多金属矿床位于皖南地区绩溪县,是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近年来发现的一处大型钨多金属矿床.本次工作对逍遥钨多金属矿床进行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地质意义.逍遥矿区大地构造上位于江南隆起带的北缘,主要出露的地层基底为上溪群和历口群,为浅变质复理石建造、碎屑岩建造夹部分中基性火山岩。区内构造以北东向、北东东向为主。区内岩浆作用强烈,以晋宁期和燕山期岩基状的中、深成花岗岩为主,产出钨多金属(钼铅
闽西南拗陷是中国东南多金属成矿带与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历史以来,本区就成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经历了受古亚洲构造域影响的原始古陆核的形成一直到受太平洋板块作用的活动大陆边缘全过程,地质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伴随着火山-侵入活动,并成为东南沿海地壳增生的主要方式.闽西南将乐一带位于闽西南盆地西北缘,北与闽西北加里东隆起带相接,区域性南平-宁化北东东向构造
土屋-延东铜矿带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南部,是中天山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脉次间穿插关系、蚀变组合及矿物共生关系,笔者将延东铜矿划分为3个期次,从早到晚依次为:斑岩成矿期、改造叠加期及表生期.斑岩成矿期可以划分为青磐岩化阶段、石英-磁铁矿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等3个阶段。改造叠加期可以划分为主成矿阶段及成矿后阶段等2个阶段。在详细的成矿期次基础上,笔者对延东铜矿不同阶段流体包裹体
贵州东部及邻区南华纪锰矿是赋存在南华系大塘坡组(Nh1d)底部黑色岩系中的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又称"大塘坡式锰矿".研究区含锰岩系为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Nh1d1)的黑色岩系,主要由菱锰矿层、黑色碳质页岩、含锰碳质页岩和凝灰岩夹层组成,厚度不均,多为14~30m,小于10m的地段一般无矿体产出。其主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Mn含量与CaO和Mg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9和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