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逻辑斯谛克回归分析--以襄阳岘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来源 :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森林公园建设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森林旅游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以襄阳市岘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为更好地发展襄阳市生态旅游而提供依据.采用随机抽样法,在2018年3~4月对襄阳市岘山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者的一般情况、行为特征、期许度、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有序多分类逻辑斯谛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满意度多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公园规划布局及景区娱乐活动丰富性是影响森林旅游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从这些方面着手,对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未来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
其他文献
选取贵州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所在林区居民和周边居民经济收入状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①林区和周边居民收入与当地森林旅游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森林旅游的开展拓宽了林区财政收入、居民经济收入的渠道;③森林旅游的发展提升了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④森林旅游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⑤森林旅游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⑥森林旅游盘活了森林资源.
笔者首先对吕梁山林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油松种子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狩猎场以及分布各处的多个特色景点等森林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5项发展思路与对策,并对吕梁山林区森林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面临的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当今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亚健康人群的大众化等因素,近年来,作为森林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的森林康养旅游应运而生,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青睐.本文以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主要通过对云台山丰富的森林康养资源、迷人的森林康养景观、优越的森林康养基础条件、独特的森林康养文化品牌以及被评
本文以吉林省通化县果松镇开展全域旅游为例,阐述了发展全域旅游是富民强镇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策略:坚持以全新理念发展全域旅游;按照“全景区、全行业、全时空”的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大力实施“全民共建+全民营销+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旅游发展模式;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投入、铸造品牌上下工夫,进一步夯实全域旅游综合布局。
森林度假区的划分有助于森林度假的合理发展,而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森林度假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福建省58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的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选用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三个气象因素,采用气候舒适度指数指标,结合福建省这58个县(市、区)的森林面积,对福建省进行森林度假区区划的初步探索.结果如下:①福建省的旅游舒适期较长,尤其是漳州市几乎全年都是旅游舒适期;②利用IPA分析法将福
本文先在分析森林公园植物配置手法的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植物配置原则理论,通过某个南方公园实例对城市森林公园植物配置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其后分析了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积极影响以及生态修复中风景园林景观的功能,随后提出了在人居环境中建立多样化的动植物栖息场所,最后分析了植物景观设计是人类生存中物质和精神家园的必备因素.
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的主体,森林环境中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生态环境品质也处于较高水平,其生态效益包括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和改善,但丰富的物质生活也让环境受到了破坏,并且威胁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于是人们产生了回归大自然环境的强烈愿望,森林健康旅游应运而生.文章将从健康需求的角度,针对森林康养旅游,结合科学理论依据、医学证明、实证案例等几方面阐述森林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水平将不断提高,森林旅游在旅游业中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森林等各种自然资源在旅游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森林旅游的决策者更注重保护和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同时关注直观的自然景观资源,避免纯商业经营的目的来打造森林旅游,并且现在一些景区更注重眼前直观的短期的利益优势,造成许多资源被不必要地破坏.要深入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森林旅游该怎么运用.结合一定
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21世纪的主题.党的十九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林业在改善生态与建设生态文明中承担着重大责任,发展林业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方面,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共同组成了保护体系,森林公园作为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形式,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科普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森林公园是城市的"肺",
新时代,森林旅游已不是传统单一景区的发展形势,而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结合大健康、大众旅游时代背景,融入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养生等多种服务业态新理念的"森林+"的旅游开发范式.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且森林质量不尽相同,森林小镇的旅游开发应因地制宜,有机耦合供给侧和需求侧,在保障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密切关注周边市场竞争力与居民的需求.本文以周公山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为研究案例,探索在市场竞争激烈且自我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