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尸灭迹难逃法网——心理测试技术在侦破“8.8”杀人焚尸案件的运用和启示

来源 :第二届全国心理测试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境内发生的一起杀人焚尸案中的一名70多岁、文化程度较低,且是本案当事人的测试对象进行心理测试,将从中得到的启示做以粗浅论述,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事件相关电位P300因其直接反应心理过程,具有内容有相关的特异性,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可以被运用于心理测试(测谎)。本文简要介绍了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基本特性,目前研究进展及尚
本文结合情绪的一般表现形式,罪犯在作案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及情绪对心理测试的影响,阐述了心理测试过程中如何控制测试对象的情绪,避免人为因素对心理测试的影响,以保障心理测试采
通常人们在进行传统的心理测试技术时,一般都是以文字的形式把已经掌握的情况和问题编成测试题目输入微机,而后依次向被测人发问,进而触发被测人心理、生理的反应。但在某些特殊
会议
目的 检测并分析某部直升机空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有针对性的矫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经过国内校正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共测某部直升机飞行员及空
通过从测试案件条件选择的把握,界定不良案件向界定良好案件实践意义,对于被测者身体状况及心理状况的把握、有偏测试的应用价值,严格控制被测犯罪嫌疑人的人数,把握心理测试的最
心理测试是一项“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测试技术,在依靠心理测试仪器的基础上,对测试人员的技能和判断要求更加严格。心理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如果读懂被测试人的“潜台词”,那么
对被测人在测试中不同的行为表现的分析研究,一直以来被测试一线人员所重视,很多时候由于测试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测试都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专家学者对测试中存在的无结论问题
在心理测试实践中,有些被测试人采用意念干扰的方法抗拒测试或者反测试,意图扰乱测试结果,逃避测试。本文以激励测试为例,选择一定数量的人员进行实验研究,借以发现在目标问题和“
在命案侦破中,证人证言是否属实,在案前是未知的,何况作案人往往会进行角色转换,常以证人身份出现,迷惑侦查。以至在实际工作中,证人与作案人常难以区别。既需要慎行对待证人,以免降
犯罪心理测试后的审讯,包含了对前期测试工作的判断和测试后的讯问,即审查和讯问。审查是指对案件前期侦查情况、案件物证和犯罪嫌疑人自身的行为和心理测试中所反映心理进行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