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老年痴呆候选寡糖药物971通过靶向HHQK和SNK位点将Aβ纤丝解聚成无毒的状态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学家论坛第178次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酪氨酸荧光、电镜、Tricine-SDS-PAGE、原代神经元、大鼠脑组织活体切片等技术发现971能够将聚集的Aβ解聚.解聚后的Aβ主要以单体存在,同时存在少量的二聚体,而且不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作用.APP/PS1双转基因鼠体内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计算机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SPR结果显示,971在Aβ上的结合位点为HHQK和SNK两个蛋白区域,多个结合位点.上述实验结果表明971可能是通过上述靶点促使Aβ解聚进而发挥抗AD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荧光光谱及吸收光谱研究了野黄芩苷及印黄芩素与人血清白蛋白及小牛胸腺组蛋白H1的相互作用,确定了野黄芩苷及印黄芩素对两种蛋白荧光猝灭过程的猝灭机理.测定了不同pH条件下野黄芩苷及印黄芩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依据F(o)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野黄芩苷及印黄芩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测定了在生理pH条件下野黄芩苷及印黄芩素与小牛胸腺组蛋白H1的结合常
本文以提取物产率及其对酪氨酸酶的相对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微波辅助提取牡丹皮中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工艺研究.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为提取剂,乙醇与牡丹皮的质量比为8∶1,微波450W提取6min,重复提取2次.提取液经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真空干燥后得浸膏,产率约22.8﹪,对酪氨酸酶的相对抑制率为82.8﹪.与直接加热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能缩短提取时间
本文采用正交法对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微波辅助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5﹪的乙醇、提取时间8min;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5﹪的乙醇,超声效率40﹪和超声时间60min.微波提取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31﹪;超声波提取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21﹪.与超声
本文以海藻酸钠为主要原料,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180剥离强度、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测试前后胶面的破坏情况为衡量指标,对中药巴布剂基质配方进行优化,制备黄芩苷巴布剂.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用量和增粘剂GAT和GAE的质量比是影响巴布剂综合性能的主要因素,且优选巴布剂基质配方为:海藻酸钠0.3g、卡波姆0.2g、三乙醇胺0.4g、GAT∶GAE0.25∶0.25、甘油1.8g、柠檬酸0.03g、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仙人掌黄酮对脂多糖联合干扰素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作用,探讨构效关系.研究方法:采用LPS/IFN-(a)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通过Griess法测定NO释放量,计算仙人掌黄酮对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的抑制率,通过MTT法评价细胞毒性.通过SDS/PAGE、WesternBlot的方法研究仙人掌黄酮对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部分
寡糖(oligosaccharide)可与蛋白形成糖蛋白,在生命体内发挥重要作用,正在逐步成为生物学、医学、药学的一大研究热点.另外,寡糖因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饲料利用率等独特的生物活性,已作为添加剂逐步应用于饲料、农药、保健品、食品等多个领域.通过提取和生物降解获得寡糖技术日趋成熟,可制备各类寡糖混合物.但是,这些寡糖是由不同聚合度的寡糖组成的混合物.当前寡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单一寡糖化
以中药对照品和对照组分的高效制备和表征关键技术研究为基础,发展创新中药对照品和对照组分高效制备、目标纯化、高效浓缩、纯度评价等关键技术,开展微量对照品、强极性对照品和对照组分的高效、高通量的规模化系统制备和表征;发展对照品和对照组分的药效和毒性评价方法,通过与整体药效的对比,选择质量控制的指标:开展质谱指纹图谱研究,多指标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有毒成分的限量检查,未知成分的定性定量,建立基于药效物质
本草物质组是以资源化为特征的创新过程.资源库的构建是本草物质组研究高效率运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同时也将是研究的重要成果.本草物质组资源库以高内涵为特征.既包括了实物性的组分资源,也包括了非实物性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其构建的整体策略.本文对高内涵本草物质资源库进行了研究。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驻免疫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过度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以释放一系列的前炎性因子和细胞毒性因子,引起神经元的损伤,最终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据报道白藜芦醇(Res)、姜黄素(Cur)具有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比了Res,Cur及其衍生物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的作用,并且进行了深入
本文主要探讨牛蒡苷元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毒活性,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通过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caspase-3的酶活力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等.研究结果表明牛蒡菅元对A549、SGC7901、HL-60、K562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