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烷氧氯化反应的研究

来源 :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n2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天然气中的乙烷为原料气,通过氧氯化反应一步生成目的产物氯乙烯单体,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以乙烯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工艺.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凝胶-溶胶法制备出了粒径小于100nm的纳米ZrO,并以此为载体负载上Cu组分,制得了对CH-SCR反应具有高活性的Cu/ZrO催化剂,并考察了载体的制备方法对催化剂CH-SCR反应活性的影响.
本文采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含蒙脱土的丙烯聚合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剥离型的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本文主要从AlO载体的表面改性出发,制备复合氧化物载体或制备双结构AlO载体,目的是提高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同时,研究添加氧化物对氧化铝载体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与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柴油加氢脱硫工艺相结合,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催化新材料及提高材料的性能奠定基础.
本文以镁的有机盐为前体,采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并采用XRD、TEM和SEM、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本文将不同AlO前体及不同焙烧温度经凝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的纳米AlO与活性白土和活性炭对军用毒剂HD和GD的吸附和消毒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文以柠檬酸镍配合物为前驱体,热分解制备不同组分的镍酸镁复氧化物,考察了这类复氧化物固溶体对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本文通过固体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MCM-41催化剂,碳酸二甲酯的选择性高达100﹪,MCM-41表面醇基—Si—OH和Cu结合形成—Si—OCu是甲醇氧化羰基化的催化活性中心.
本文通过XRD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测定VPO(P/V=1.05)催化剂的结构及酸碱位,并采用探针分子的手段对丙烷选择氧化的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本文采用MoO小簇模拟负载型钼氧化物,详细讨论了丙烷活化的微观机理.计算了丙烷在不同活化模式下的反应能垒、产物的能量及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mO和BaCl/SmO催化剂,对该催化剂的物相、粒度、比表面、O吸附物种和乙烷氧化脱氢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