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旋聚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与手性识别

来源 :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酞胺化反合成一系列新型L-氨基酸乙酷官能化苯乙炔单体,采用Rh(nbd)BPh4催化剂实现其聚合,合成一系列以酸胺基为链接基团的带有L-氨基酸乙酯侧基的动态螺旋聚苯乙炔衍生物,将其涂敷在氨丙基硅胶上,制备手性固定相(CSPs),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其手性识别能力。该类螺旋聚苯乙炔衍生物具有手性识别能力,侧基L-氨基酸种类不同,诱导聚苯乙炔主链形成不同的螺旋构象,聚合物表现为不同的光学活性与手性识别能力;聚合反应溶剂以及单体浓度对螺旋聚苯乙炔衍生物的分子量和比旋光度等有影响,从而影响其手性识别能力;该类聚苯乙炔衍生物由于其主链在不同的溶剂中呈现不同的螺旋构象,因而其手性识别能力亦受涂敷溶剂的影响。该类螺旋聚苯乙炔可实现对多种对映体的有效拆分,对于某些对映体实现基线分离,手性识别能力达到甚至超过某些淀粉和纤维素类高效液相色谱用商品柱(如Chiralcel OD柱和chiralpak AD柱等),在手性识别与拆分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为了进一步揭示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采用平衡透析法,在体外模拟药物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的过程,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进行了这两种成分单独存在和同时存在时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以期为木香及木香制剂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单独用药时血浆蛋白结合率明显高于二者协同用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且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是非浓度依赖性的。
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黄连含量一测多评中分离度的稳健性。分离度的大小与相对容量因子和容量因子有关系,相对容量因子的微小变化会使分离度发生较大改变,而容量因子的变化也能引起分离度的变化。所以改变流动相的性质组成,改变柱温等方法可以使相对容量因了和容量因子发生变化,进而对分离度大小的改变产生影响。此外狭缝宽度等峰测量因素也会对分离度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影响分离度的这些因素的控制,以
会议
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是将抗炎药物氟尼辛葡甲胺和动物专用的抗菌药物氟苯尼考配伍,选用合适的注射溶媒,研制而成,具有抗菌,抗炎和长效、缓释的特性,该制剂的安全性评价试验表明该制剂安全可靠,毒性低,可以应用于临床.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制剂,并制定其质量标准,需建立该制剂中氟尼辛葡甲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选用Hypersil ODS2 (250 mm × 4.6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
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猪、牛呼吸系统原发或继发的细菌和支原体感染.为了建立对该新型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中氟苯尼考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Hypersil ODS2 (5 μm,4.6 mm × 250 mm)色谱柱,以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25:75,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4 nm,柱温30 ℃,流速为1 mL/min 为色谱条件.氟苯尼考在该色谱
石墨烯是碳纳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自2004年问世以来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在微电子、复合材料、生物医学、能源环境等诸多领域表现出了巨大应用潜力,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热潮。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石墨烯表面修饰系统化解决方案,以实现石墨烯在不同场合下的有效利用。其总体思路是,经由表面修饰先获取一种类似于氧化石墨烯(GO)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表面可再修饰石墨烯材料(modifiable
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重量轻、易成型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抗静电材料、吸波材料、电磁屏蔽材料以及传感器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本文利用表面接枝环糊精的碳纳米管与含有客体基团的有机材料进行复合组装,成功制备了两种具有自愈合功能的超分子导电材料。研究表明:通过环糊精与客体基团之间的主客体识别,碳纳米管与有机分子间形成了交联的三维网状结构,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并且,由于碳碳纳米管密集堆积形成导电通路,此超
由于在医疗、食品、美容等行业的潜在应用,水凝胶是一类受到持续关注的软物质材料.构成水凝胶三维骨架的主要材料是高分子.本文通过在一种长为800纳米和直径6纳米的纳米棒状病毒表面引入温度敏感性的高分子,获得了由病毒构成的温度可控性水凝胶并对其进行了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深入研究。通过控制成胶粒子的浓度,能够方便地构建兼具液晶光学性质和凝胶性质的所谓液晶水凝胶。结合基因改性,能够调控该病毒基水凝胶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