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东庄水库供水对象及水量配置远期调整设想

来源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水利部审查的可研成果,东庄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5.31亿m3,其中保证泾惠渠灌区145.3万亩农灌水量3.18亿m3,保证率50%;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量2.13亿m3.城镇和工业供水对象为西成新区三个新城(空港、秦汉、泾河新城)、铜川新区、三原县城、富平县城及工业区.礼泉、乾县、永寿、淳化等四县地处渭北旱腰带地区,未纳入东庄水库供水之列.根据国内类似工程经验,大型引调水工程建成后达产期一般较长,受天然来水、用户实际需水量、水价等因素影响,供水量持续不能达到设计值,造成工程部分闲置、供水成本进一步升高.本文参考国内引调水的经验,从关中地区配水格局出发,通过纳入礼泉等四个县城为新用户、适当开辟泾西灌区等途径,尽量扩大工程建成后实际供水量,缩短达产期,发挥工程效益;并对供水工程总体布局的规划,以及建成后工程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接入带宽需求的提高,光进铜退的网络改造势在必行.本文深入分析对比了传统宽带接入方式和PON接入方式在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上的差异.提出了一套新型PON接入的网络设备组网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建网测试论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从而促进了光进铜退网络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IPRAN是通信运营商的新一代具有IP路由功能的传送网络,它有着网络规模大、结构复杂、访问灵活、通信协议多的特点.在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高效地运用新技术满足不同场合的新业务开通时,往往忽略了网络的安全性.本文主要从实际运行的IPRAN网络出发,通过如何部署诸如账号密码、设备访问控制、设备登录安全、路由协议安全等几方面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加固IPRAN网络的目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加强人们对IPR
本文对SDH信号的帧结构和复用、网络拓扑以及传输性能进行分析,初步制定了行业企业专线传输网组网方案.通过第三方测试,其传输系统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为未来的行业企业建设打下深厚的基础.
2017年新建L2/L3设备,下沉至郊县骨干汇聚机房,各县区独立管理LTE业务,实现区域间的流量走向清晰化.郊县下沉L2/L3设备采用异局部署方式,防止同局设备掉电、设备间多点故障等原因引起的业务中断.郊县下沉L2/L3设备的骨干链路带宽也全面升级为100GE,满足业务带宽的需求,LTE业务未来发展无忧.作为该省第一个下沉L2/L3设备至郊县的地市公司,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突破L2/L3设备承载LT
本文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及保险进行概述.简述了工程风险无法避免、涉及的主要险种、承包合同保险要求分析、项目投保操作模式、委托保险经纪人开展保险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投保过程中的重点关注环节进行归纳和总结.
本文结合制浆造纸海外EPC项目中的"制浆造纸"及"海外EPC项目"这两个点,简述了制浆造纸海外EPC项目中的标准与质量及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影响,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它们的特点及相互影响来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从而更好的提升项目价值.EPC项目运作模式在我国及在海外都有一个很广阔的前景,为我国制浆造纸工程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鉴于制浆造纸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其海外EPC项目的特点,利用海外项目标
深埋混凝土衬砌隧洞设计中,施工期和检修期的外水荷载,往往决定着混凝土强度等级、衬砌厚度以及结构配筋.国内引水隧洞外压设计时,一般根据围岩类别和地下水的活动状况,选取一定的折减系数对外水压力进行适当折减.实际上,作用于隧洞衬砌表面的外水压力与地下水深度、围岩渗透系数、内水压力、固结灌浆范围以及衬砌开裂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即使同一围岩类别采用相同的折减系数有时也会遭到质疑.另一方面,在高内水压力作用下
龙滩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进水口高边坡是典型的倒倾蠕变岩体边坡.倒倾蠕变岩体的坡体体积约1288万m3,进水口开挖后,形成最大组合坡高达420m的倒倾蠕变岩体边坡,该边坡是否会发生弯曲倾倒变形、稳定性如何,成为龙滩水电站工程必须解决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依托龙滩水电站边坡工程技术难题,对倒倾蠕变岩体边坡破坏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倒倾蠕变岩体边坡的综合分析和治理方法,具有重要
文章结合小湾水电站近700m复杂地质高陡边坡开挖支护工程,对开挖爆破施工方法、爆破多项测试、爆破规模及安全控制标准进行研究;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钻孔设备及机具的配套选型、研制、改进及钻孔施工方法及工艺进行研究,有效地解决高边坡堆积体、破碎岩体深孔钻孔难题;针对高陡边坡堆积体,对锚索结构形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适应破碎岩体、堆积体边坡采用新型的结构形式,达到有效地改善锚索应力分布,减少了锚索长度,降低施
为适应新时期特大跨径渡槽的建设,在消化吸收连续刚构桥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桥槽合一"的技术路线,创新性地提出了连续刚构渡槽独特的"变箱变截面箱梁"的主梁构造.在对新型渡槽的结构型式、结构力学与变形性能、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研究后,在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总干渠的工程背景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渡槽技术在草地坡、徐家湾、河沟头、焦家4座渡槽的建设中得到应用,并于2015年初实现了合龙,监测数据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