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对丝毛乌骨鸡组织中β-防御素基因的表达调控

来源 :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维生素D3对丝毛乌骨鸡组织中β-防御素(Avianβ-defensins,AVBDs)基因表达的调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饲喂不同水平(800IU/kg、1600 IU/kg、3200 IU/kg和6400 IU/kg)维生素D3丝毛乌骨鸡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法氏囊中3个β-防御素(AVBD-1、AVBD-5和GAL-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3个β-防御素基因在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AVBD-1和GAL-1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都在饲喂3200 IU/kg维生素D3时的空肠;AVBD-5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在饲喂1600 IU/kg维生素D3时的十二指肠;在依次饲喂维生素D3 800、1600、3200和6400IU/kg的乌骨鸡组织中,3个β-防御素基因都存在先升后降的表达趋势。结果提示,β-防御素基因在同一组织的表达水平与维生素D3饲喂水平存在剂量关系,适宜的维生素D3饲喂水平能上调这3个β-防御素基因在乌骨鸡组织中的表达量。
其他文献
本研究探讨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约15kg的乌金猪27头,随机分为3组,设3个蛋白水平,在15~30kg,30~60kg和60~100kg生长阶段分别为低蛋白水平(14%、12%和10%)、中蛋白水平(16%、14%和12%)和高蛋白水平(18%、16%和14%)。乌金猪体重为30kg、60kg和100kg时屠宰取皮下脂肪组织样品,提取总RN
由于三聚氰胺含氮量高,添加后可以提高饲料的表观蛋白质含量,并且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掺假后不易被常规检测方法检出,所以被少数不法厂商用于饲料掺假.本试验采用三聚氰胺纯品,通过检测不同的添加水平时各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残留浓度,来衡量奶牛代谢三聚氰胺的能力,进而评定三聚氰胺对奶牛安全的影响;通过研究三聚氰胺在奶牛体内残留规律,探讨三聚氰胺对奶牛产生危害的最小水平.选择5头产奶量和体重相近、健康无疾病、安
试验选择体重、泌乳期(71d±5d)、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奶牛30头,共分5组,研究果香味剂对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含量及奶风味的影响.奶牛日粮中果香味剂添加剂量分别为0g/t、5000g/t、6500g/t、7500g/t和9000g/t(精料DM基础),试验期45d.结果表明:①果香味剂可改善乳风味和提高乳品质,其最适添加剂量为7500g/t;②果香味剂可提高产奶高峰期奶牛的产奶量,经济效益显著.
试验中先将PPV SC-1株VP2基因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构建质粒pMD-VP2;设计两对引物(分别引入HindⅢ和SacⅠ两个酶切位点)扩增PCV2 SC株ORF2基因,构建了pMD-ORF2.A和pMD-ORF2.B两质粒;经相应内切酶酶切后回收目的片段,插入PPV SC-1株VP2基因的HindⅢ和Sac Ⅰ两个特异限制酶切位点处(分别对应于PPVVP2蛋白N端和C端1/3处),
本试验利用外源导入糖皮质激素的方法模拟应激,研究应激对生长后期肉仔鸡骨骼肌脂肪代谢的影响及调控机制.选用35d肉仔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地塞米松(DEX)应激组和限饲组.结果表明,DEX显著抑制体增重,降低采食量,促进骨骼肌脂肪沉积.空腹后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显著升高.胸肌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长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LCAD),腿肌
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CAST和MyoG基因在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2)中分布情况,并分析了CAST和MyoG基因对平均背膘厚、瘦肉率、日增重和料肉比等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CAST基因MspⅠ位点不同基因型间日增重差异达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其余均未达到显著;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了CAST和MyoG基因两个多态性位点在DIV2中是独立的.因此,可将这两
本研究克隆了猪的LCAT基因,在第1内含子266bp处发现一个SNP位点,该位点具有PvuⅡ酶切多态,在大白猪、长白猪和梅山猪三个纯种中检测了133个个体的基因型,并运用SAS软件分析了LCAT不同基因型对部分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发现该基因与瘦肥肉比率、板油重、胴体长和骨率存在显著相关(P<0.05),与花油重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
腺苷-磷酸脱氨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aminase,AMPD)是嘌呤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酶,在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分离克隆了猪AMPD1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通过Real-time RT-PCR分析发现AMPD1基因特异在猪骨骼肌中表达,并且在肌肉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趋势在大白和梅山猪中是大致相同的。均是随着肌肉的发育逐渐上调,在180d达到表达量
在绵羊1、2、3、9号染色体上选取了22个微卫星基因座,对实验绵羊群体所有的表型资料,按基因型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体重影响显著。标记BMS835的基因型AD (182/190),标记BMS1126的基因型DG (107/113),标记BMS1636的基因型AC (124/128),标记OARCP79的基因型EF (109/111)和标记BMC1009的基因型DE
为研究猪Lipin1基因的结构,探索基因调控的相关因素,从荣昌猪BAC文库中筛选出一个含有Lipin1的克隆,对克隆进行测序,对Lipin1基因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猪Lipin1基因所在基因组区域重复序列所占比率较低,G/C含量较高;Lipin1基因含有20个外显子和19个内含子;在其翻译起始位点前3kb的序列中有226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与脂肪代谢相关的有C/EBP、C/EB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