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石墨烯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特别是柔性和新型微型石墨烯的制备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1,2]。在本文中,我们利用光雕技术制备了全固态的柔性的微型超级电容器。
其他文献
基于核酸链置换反应的发卡型DNA催化自组装(CHA)是一类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信号放大线路。然而其真正意义上的实际应用却屡屡受制于环境温度波动及待测物复杂的二级结构。
在细胞中,硫烷硫与硫化氢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研究表明硫烷硫对于调节生命中的一些生理活动的反应活性比硫化氢更大。尽管对硫烷硫的研究兴趣越来越高,但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检测硫烷硫的方法甚少。
目前利用表面等离基元共振成像(SPRi)技术对低分子量药物--蛋白靶点互作进行无标记、高通量检测是一项挑战,主要原因是现有传感器表面对蛋白固定量较低,从而影响了仪器的灵敏度。
多功能肿瘤靶向诊疗探针通过结合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功能,有助于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对癌症的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以叶酸修饰的磷脂-聚乙二醇(DSPE-PEG2000-FA)为聚合物载体来包裹卟啉功能化的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构建了肿瘤靶向的多功能光动力纳米诊疗探针(FA-NPs)。
以海藻酸钠和色氨酸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制备了一种具有较高荧光产率得碳纳米颗粒(CNPs),通过调整碳源和氮源的比例,改变氮掺杂量,同时研究了不同氮掺杂量得到的CNPs的荧光性能。
外泌体(exosomes,30~100 nm)是由细胞分泌的脂膜小泡,通过携载的蛋白质、核酸等信号分子调控受体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在疾病诊断和纳米载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利用葡萄糖和氯化铁水溶液在180 ℃条件下两次水热沉淀及在400-800 ℃条件下高温热解,然后再利用H2SO4在150 ℃条件下磺化的新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AC-SO3H@Fe/C催化剂。催化剂的晶型、磁饱和度、形貌、比表面积、孔容积官能团、热稳定性、元素组成和总酸度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进行分析。
开发增强驱动响应的材料对于智能器件或者智能系统非常重要。石墨烯是最近比较受关注的材料之一,拥有杰出的电学、热学以及机械性能。因此,石墨烯做为一种新型的刺激响应材料具有更大的潜力。
石墨烯化聚合物是一类结构介于石墨烯和聚合物之间的过渡型纳米材料,可同时具有石墨烯单元结构和聚合物片段及功能[1,2]。磺酸化石墨烯聚合物(SGP)因具有丰富的磺酸官能团,具有比氧化石墨烯更高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
从一维碳纳米管,二维石墨烯到三维石墨,碳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电学、热力学和机械性质[1]。本文将磺酸根嫁接到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活性炭三种不同的碳材料上(分别命名为CNT-SO3H、RG-SO3H和AC-SO3H),考察了这三种催化剂对催化异丁烯和丙烯酸的加成酯化反应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