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中的禅宗思想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8年郑州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艺术和设计领域中的主角,极少主义思潮对国内外室内设计的影响十分巨大.而禅宗不仅是东方艺术的源泉,西方众多艺术家都坦言深受其影响,尤其极少主义艺术家们更将其视为极少主义的哲学基础.本文通过阐述禅宗存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中的影响,将极少主义设计理论提升到精神层面,相信对设计师理解极少主义风格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可持续室内设计创新的内涵,然后从设计观念创新、设计材料创新和设计结构创新三个途径进行详细论述。指出可持续室内设计创新的三个途径具有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可持续室内设计创新的视野应当放大到整体环境系统的要求上,促进建立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
本文对从心理学到医院室内环境设计进行了阐述。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手段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切以病人为核心,突出使用者需求的“人性化”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将成为新世纪令人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城市空间设计不断地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面发展,营造符合通用设计的城市开放空间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以城市生活的不同人群作为基础,研究他们在城市开放空间中所面临的问题,指出舒适性、安全性、沟通性是在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三个重要因素。创造性地提出设计师只有出于普遍性的“爱”的关怀,才能让设计充满细腻的情感,从而体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并分析出现代人在城市开放空间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残疾障碍、年龄
现代室内照明设计不但要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以满足人们日常基本照明需求,而且要利用"光"这一原本无形的特殊材料和有效手段对室内空间进行艺术加工,使照明设计真正达到改善空间效果、美化室内环境、烘托气氛意境的目的.
文章以中国石窟寺建筑光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石窟寺建筑基址光环境条件以及建筑形制的内部光环境特征,试图找到在传统建筑环境中精神氛围的营建思路以及设计方法,从而对现代建筑光环境空间塑造以及心理导向有所启发.
空间不仅仅是三维的,与时间以及人的体验也是不可分离的.任何设计都应反映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转换,强调特定空间内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建立人的参与和文脉共享之间的对话关系.现在的设计界过分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种哗众取宠的设计"理念"将异域风情和怪诞风格演绎到了极致,同时也挑战着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中国设计.实际上这种现象已引起设计师们的警觉与反思,并积极地将传统文化以先进的
本文从环境、空间、装饰手法、新旧建筑的协调对韩国空间建筑事务所的建筑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旧建筑改扩建的手法:一是从属于旧形式的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变形、重构和转换;二是以中性的抽象手法来表现新旧建筑的协调;三是以对比的手法反映新建筑的时代特征.无论采用哪种手法,设计师都必须从深层次理解尊重历史传统,追求对传统的突破与继承.
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尚中致和"的中和思想.本文以"中和"思想为切入点,旨在探讨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对民居建筑空间的影响.
本文以为,正如"真正决定某一时代艺术之具体形态的因素,乃是某种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掌握其所由出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产生地的历史.文章从区域文化的视角探讨了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并以此阐述和论证景观规划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户部山古民居不仅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同时具有鲜明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每一条古街、每一座院落、每一块石刻上都携带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有着丰富、广博、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传统文化和民族地域文化对我们当代设计师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国传统历史文脉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应该在当今的建筑艺术设计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