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来源 :2006中国科协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iu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创新型人才的知识、思维和方法结构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及实践效果.实践结果表明,以创造学的系列课程为主要内容,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主渠道,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创新基地为依托,以"五个一"训练和"三百"活动为重点是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我国水资源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多(洪水)、水少(干旱)、水脏(水污染严重)、水混(水土流失),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然而,这些水资源问题背后存在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乃至冲突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它们不仅影响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跨越行政边界的水资源矛盾涉及上述方面,使矛盾越出了水利行业本身.跨越行政边界的水资源矛盾在我国几乎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个地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高度关注.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另外,是劳动人口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院校毕业生择业难、就业难,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作为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任务的职业教育,对此必须有所反思,有所作为.本文论述了拓展校企合作办学理念
本文从新形势下铁路需要创新型技术人才出发,从职工、技术人员、专业带头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用人才带动创新,用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形成金字塔型的三级创新网络梯队等方法培养铁路创新型人才.
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正以完善为主题,逐步地向深层拓展.与之相应,企业之间的角逐也进一步向全方位、多角度、宽层面、高强度延伸.企业竞争,在现象上表现为市场份额之争,实质上,它是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力、应变力和开拓力的比拼,决定其胜负的内在因素,归根到底则在于人才.人才是一种难以模仿和交易的、稀少的、特殊的生产要素,是企业新技术、新生产力的载体.与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源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当它作为
2004年12月,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竞争力评议会发表了《创新美国:在竞争与变化的世界中繁荣》(1nnovate America:Thriving in a World of Challenge and Change)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创新是美国的灵魂,是确保美国在21世纪领导地位的非常重要的手段,美国未来25年内的课题是完善社会结构,促进发展创新.报告提出了实现创新的政策建议:创新人才、创新的资金
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员工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加速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根本.当前铁道部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才是关键,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落叶乔木,强喜光,极耐寒,高可达35m,直径可达90cm.产于大小兴安岭海拔300~1700 m的地带,俄罗斯也有分布.木材可做桥梁、建筑、枕木等,树皮可制烤胶提炼松脂等.以其独特的耐寒能力和极强的适应性深深植根于大兴安岭速片高寒林区,形成大面积纯林或与白桦、山杨组成混交林,在山脊还可与樟子松、偃松混生成林,成为该地区的优势树种.大兴安岭林区不仅是我国主要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山东省广泛分布,根据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结果,20世纪90年代末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35987km2,其中水蚀面积32432 km2,主要分布在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区和胶东半岛地区;风蚀面积3555km2,主要分布在鲁西北黄泛平原区.这些水土流失分布的区域大多数是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当前,山东生态省建设正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本文阐述了创新人才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生存的源泉,对铁路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根据企业人才的现状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才,以人才合力的最大化,求得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及时发掘人才,有利于人尽其才,减少和避免人才的浪费和埋没.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因人而用,用其所长,给他们搭舞台,压担子,真正把那些有能力,有作为的同志选拔到合理的工作岗位上
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源内在素质的概念界定、人力资源内在素质在博士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基于人力资源内在因素理论的博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实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