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置三角翼的管翅式换热器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新型侧置三角翼纵向涡发生器的顺排和叉排管翅式换热器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置三角翼不仅促使纵向涡产生,同时形成了喷射状的流体加速区,减薄了边界层,增强了流体混合,从而强化了换热;在本文研究的Re数范围内,采用侧置三角翼的措施后,对顺排管翅式换热器其换热增强38.8%-50.9%,阻力增大30.3%-46.8%,对叉排管翅式换热器其换热增强35.1%-45.2%,阻力增大19.3%-34.5%,换热增强的比例均大于阻力增大的比例,是一种低功耗强化换热元件;在Re数较小时,采用侧置三角翼的强化结构比高Re数时具有更优的换热和阻力综合性能。侧置三角翼强化换热的内在机理可以归结为改善了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协同性,即减小了速度和温度梯度间的夹角。
其他文献
结果表明,近壁区内流体密度呈现出“层状化”的特点,切向应力张量呈“振荡”分布;固液界面张力随温度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增强壁面浸润性,固液界面张力变化不大;同温壁面对近壁区(约 2.5nm-3.0nm)内流体特性的影响较大,近壁区之外的流体特性与传统两相模型吻合较好。在降低壁面温度时的模拟表明,当温差减小时,传热量减小;固液界面“温度跳跃”大于流体内部温度梯度,界面接触热阻占主导地位。
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发展对继电保护算法的快速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学形态学因其滤波特性、计算简单特点非常适合于快速算法设计,于是本文将形态学的概念引入到电流行波比较式保护原理,提出基于形态学梯度变换(Morphological Gradient)的超高速电流行波极性比较式保护算法。大量ATP 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可以用来实现超高速保护,基本上能够正确判别线路区内外故障,适应不同位置、不同过渡电阻、不同初
多孔阳极支撑的SOFC结构有利于降低操作温度,可直接采用烃类作为燃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阳极复合管道由多孔阳极、气体流动通道、固体支撑平板组成。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多孔阳极介质导热系数对复合管道内部各类流场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重整反应主要发生在多孔介质表面薄层内,所需热量由电极底部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经过多孔介质的传热来提供;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的提高有利于热量传递,即有利于介质内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结冰翼型表面明冰进行了应力的计算。研究分析了不同来流速度和攻角下外部压力分布对表面冰型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界面间最大剪切应力随来流速度的变化,并结合剪切强度随界面温度变化的实验曲线,分析了最大剪切应力占剪切强度的比重及其对冰层脱落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最大剪切应力占剪切强度的比重5.48%,气动力对冰层的脱落贡献不大;当表面温度大约为零下2 摄氏度时,最大剪切应力可占剪切强度
本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冷却条件下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在细圆管内(Din=2 mm)的局部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在流体温度略高于准临界温度时达到峰值。本文还对于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影响冷却条件下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换热的主要因素和物性变化对换热的影响。
本文分别对单排圆柱孔与后扩孔在直通道内的气膜冷却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传热-传质类比法研究了孔形及湍流度对其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小吹风比M=0.5时,圆柱孔与后扩孔的壁面冷却效率相当,且受湍流度影响的趋势相同,即湍流度趋向于在整个下游区域使冷却效果恶化,当湍流度由3%提高到10%后,下游位置处的横向平均冷却效率下降达25%和15%;大吹风比M=2时,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孔型,后扩孔产生的壁
随着MEMS/NEMS和生物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技术的发展,了解和掌握微纳尺度流动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当系统的特征尺寸与流体的分子平均自由程相当时,常规的连续介质假定受到质疑,气体流动表现出一些与宏观尺度下很不相同的特性,如流动阻力系数减小。本文对空气和氩气在纳米孔内的流动进行实验研究,得出气体在纳米孔内的流动阻力系数较宏观尺度下大大减小。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含水原油在内肋套管内的流动与传热性能,指出了在Re=200~1200时管子结构尺寸(肋片高度、肋片宽度、肋片长度和每周肋片个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内肋套管强化换热和流动关联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与相同换热面积的光管进行比较,获得了内肋套管换热性能的强化效果。
首先给出基于谐波探测技术测量液体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3ω线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加热丝结构参数和自身热参数对温度波动和测量结果的影响。给出了加热丝直径和长度的合理范围。液体导热系数比较小时可以利用三次谐波的实部和虚部的交点测量液体的比热。
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带有喷雾冷却的PWS激光治疗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包含喷射时间及空间特性的对流传热系数实验关联式和多层组织模型,得到了大尺度(光斑半径)下温度场的空间分布,从整体角度认识了治疗过程中激光能量及温度场的空间分布,并通过模型对激光热疗中重要参数波长及脉宽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得到了一些适于临床应用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