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空爆下高强聚乙烯/泡沫铝功能复合夹层板变形失效模式实验研究

来源 :2018第十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xj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实验,研究了高强聚乙烯和泡沫铝复合夹层板在近场空爆载荷下的变形/失效模式,分析了高强聚乙烯芯层的位置、泡沫铝芯层的梯度以及高强聚乙烯薄“夹芯”对复合夹层板抗爆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将高强聚乙烯芯层置于下面板一侧的复合夹层板具有较优的抗爆性能,且从上至下密度逐渐增大的泡沫铝芯层排列方案可进一步提升复合夹层板的抗爆性能。另一方面,高强聚乙烯薄“夹芯”的存在能够改善泡沫铝的失效模式。然而,与等质量的多层泡沫铝夹层板相比,复合夹层板在弱强度载荷下并未呈现出抗爆性能上的优势,甚至在高强度载荷下其抗爆性能出现劣化现象。
其他文献
通过水下爆炸试验对舰载设备进行考核时,通常利用冲击响应谱对舰载设备的冲击环境进行描述。冲击响应谱的谱线复杂多样,将冲击响应谱转化为设计冲击谱可有效地解决冲击谱参数读取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将冲击谱转化为设计谱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设计冲击谱模型分析方法,神经网络模型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多输入多输出的数据并行处理能力以及自学习能力,利用这种能力,能够提取样本中某些不易观察的特征
研究密闭舱室内装药爆炸所产生的准静态压力载荷性质及其形成机理。针对球形刚性容器内的装药爆炸,利用数值仿真得到了壁面观测点的压力-时间曲线,基于能量守恒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了终态静止压力,二者相结合分析了内爆压力载荷特性和准静态压力的性质;对装药内爆形成的冲击波与爆炸产物进行解耦计算,分别得到了单纯冲击波作用的准静态压力和只有爆炸产物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的静态压力,据此分析了冲击波和爆炸产物到达壁面观
为了通过控制靶板的破坏模式,增加战斗部的穿甲能力,设计两种秋葵型带棱战斗部.通过试验和仿真计算分析了这两种战斗部的穿甲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半棱型战斗部穿甲效果最好,在低速情况下比传统的卵型战斗部提高了8.6%,全棱型战斗部效果次之.分析结果还显示,带棱战斗部适用于低速情况,高速情况下增加穿甲的效果不明显.
本文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实现了爆炸箔起爆芯片的一体化集成制备.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制备了厚度为5μm的Au桥箔(0.3 mm×0.3 mm),并以50 μm厚的陶瓷作为爆炸箔起爆芯片的飞片,得到了厚度为0.3 mm、形状为圆形(Φ0.42 mm)和方形(0.3 mm×0.3 mm)的两种加速膛尺寸的爆炸箔起爆芯片.在0.22 μF电容放电条件下,研究了Au桥箔的电爆特性.通过光子多普勒测
会议
会议
为了实现对舰船目标的高效毁伤,根据应力波基础、冲击动力学等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截顶聚能装药结构,利用AUTODYN-2D对其成型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了辅助药型罩材料对射流成型及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截顶形聚能装药结构可以形成较传统射流杵体少、头部成细锥形的不断裂高速射流;射流头部速度与辅助药型罩一的材料的冲击阻抗成正相关,与辅助药型罩二的材料的冲击阻抗成负相关;药型罩的能量利用率与辅助药型
折叠式夹层板在力学性能上比强高,在结构设计上重量轻、设计性强,并且易于加工、抗冲击性能好,对于舰船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损伤变形的快速评估意义重大。同时,其特殊的夹层设计可以有效减振降噪。从设计应用角度出发,简化的理论预报公式可以更好地指导相关结构的设计评估。为了分析夹层板在空中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特点和变形模式,本文基于动能定理、能量守恒以及塑性力学的相关理论,以折叠式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将冲击
为了研究舱内爆炸时爆距的改变对远爆端和近爆端舱壁变形挠度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舱室内爆的仿真模型,分析了爆距变化后舱壁的变形情况及非舱室中心爆炸时舱内冲击波的分布及压力的作用情况。结果 表明:在爆距比L1/L2>1时,远端舱壁的变形挠度总大于近端舱壁,两舱壁的变形挠度差随L1/L2的增大而增大。当爆距L1增大时,远端舱壁的变形挠度基本呈线性增加,挠度增量约为爆距增量的11%,而近端舱壁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