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碱、刺五加对小鼠自由运行节律状况下自发性活动节律影响的研究

来源 :2006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乌头碱、刺五加对小鼠自由运行节律状况下自发性活动节律的影响,为中药调整生物节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BABL/C小鼠分为蒸馏水、乌头碱、刺五加三组,按照时间生物学研究要求,每只动物单独置于全封闭隔离单元,小鼠自由生活于置有转轮的笼中;实验第1至第20天,将原光暗周期改为持续暗置,隔离外界任何导引因子的干扰,使动物处于自由运行状态.分别在实验第9天和第10天峰相位前选2个时间点、峰相位之后选2个时间点灌胃给药,剂量0.5mg/次/只,蒸馏水组在相应时间等量蒸馏水灌胃对照.采用采用余弦法节律分析软件对给药前后自发活动起始时间分别作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比较其回归系数及截距,求出相位转移值.结果 乌头碱给药前后直线回归方程的系数比较,P>0.05;13:00给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有滞后变化,11:00、16:00、19:00三个时间点给药的相位变化均有显著意义,P<0.01.刺五加给药前后直线回归方程的系数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小鼠自发性活动节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相位上,四个时间点给予刺五加后的结果均为起始活动点滞后,且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乌头碱、刺五加对节律的周期没有显著影响,主要影响节律相位.乌头碱影响节律相位主要为起始活动点超前或滞后,刺五加则均表现为滞后.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注射液(SH)关节内注射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1肘)常规关节腔穿刺注人SH,每周给药1次,每次2 ml,连续给药5周后评定肘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肘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功能障碍等均有改善,总有效率92.68%.结论:SH对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理想、有效的治疗药物.
目的:为了研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SSS)的心率变化规律,并探讨与时间中医学的内在联系,制定最佳中医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动态心电图连续观察病窦患者24小时或48小时内各时段的心律变化等情况.结果:共观察34例病窦患者,心律总的变化情况是夜间心率低于白天心率,心率最低时段出现在凌晨1-3时(即丑时),病情严重者常在凌晨2点30分左右被憋醒,被迫端坐或需含服扩冠药物.至早晨5-7时(卯时)病人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ABP)变化规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63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中风患者(中风A组:33例未服用降压药物者,中风B组:30例报用降压药物者)、50名健康对照者、9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取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夜间下降率,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肾病内皮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球ET表达.结果:①造模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有损害②葛根素对血糖无影响,但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素
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特异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DNA复制完整性的作用,端粒长度的改变是细胞衰老的信号,它充当了启动衰老的分裂钟(mitotic clock)角色.端粒酶是一种维持端粒长度的反转录DNA聚合酶由三部分组成:端粒酶RNA(hTR)、端粒酶协同蛋白(hTP1)、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兼有提供RNA模板和催化逆转录的功能,在细胞的增殖、衰老及永生化
本实验旨在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及中药复方(Compound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CCTM)抗雄性鼠前列腺炎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通过考察前列腺腺体器官的重量及指数、卵磷脂小体的密度、白细胞总数以及其组织病理切片等实验的检测,对MT及CCTM抗前列腺炎作用及机制进行分析讨论.实验表明:褪黑素及中药复方对前列腺炎方面表现出较好的药理作用.
通过MTT(噻唑蓝)显色实验检测冬凌草在周期的不同时间对体外培养的食道癌细胞(CAES-17)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运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细胞凋亡;运用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以及Westernblotting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冬凌草在周期的不同时间对食道癌细胞(CAES-17)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药物能够对CAES-17细胞祈祷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能诱导CAES-17细胞发生凋
目的 恶性肿瘤细胞与机体正常细胞的代谢活动,在昼夜中均有明显的时间位相差异,某些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数也随着给药时间位相的不同而发生波动.机体对大约30余种抗癌药物的耐受性或疗效随昼夜节律的改变而波动,波动范围可达50%以上.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在不同时间位相应用长春瑞宾与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 l lung cancer,NSCLC)的初步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目的:探索肿瘤联合化疗副作用最小的时间,以确定最佳给药模式.方法:小鼠按昼夜六个不同时间点给予环磷酰胺与顺铂联合化疗,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蛋白表达的昼夜节律;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考察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流氏细胞术考察骨髓细胞周期昼夜节律;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正常小鼠骨髓细胞多数处于G1期,S期次之,G2/M期最少,联合化疗后骨髓细胞G1和S期
目的 探讨生物钟基因Clock及相关褪黑素受体基因(mt1和mt2)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规律,以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是否存在分子生物时钟.方法 以不同光制(全黑暗和光照-黑暗交替光制)条件下饲养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收集不同时点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钟基因Clock及相关基因mt1和mt2在转录本水平上的表达丰度,并用余弦软件分析各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特征.结果 发现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