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交融下城市文化建设之博物馆的作用

来源 :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当今世界,城市文化发展是在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相互交融的变革中不断创新,进步。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发自内心渴望创新的博物馆人,弹性的博物馆文化、教育、服务功能和博物馆独有的博物馆文化力量,承担民族文化的传承、守望和弘扬,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树立全球意识,以城市发展为己任,推动城市文化创新发展。
其他文献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标志。城市有了文化,才有源源不绝的活力,才有鲜活生动的灵气,才能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才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品位素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名人浩如烟海。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城市文化记忆的名人故居已成为各地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故居纪念馆纷纷重建、修复、陈列展示并向社会开放
  博物馆是城市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是整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收藏、研究与展示,更是一个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它应该通过新
  城市博物馆既承载了一座城市的记忆,有着对城市发展历程的总结、沉淀与反思,更承担了一座城市的现在与未来,通过实时反映城市发展动态,审视政府最新决策与举措,积极宣传和推介
  博物馆不仅仅是人类见证物的收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的场所,更应是人类精神的寄托场所。本文作者认为博物馆作为精神层面的寄托场所,并不是最早出现在西方社会
  节约型博物馆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博物馆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建设节约型博物馆的过程中,创新起到保障作用,教育起到助推作用,引导起到孵化作用。
  免费开放时代,文博工作者务必倾心思考对策如何使精神产品覆盖于更多的受众,将智慧结晶转化成推动力,全方位为社会服务。博物馆、纪念馆除做好展览、研究、社会教育等工作外
免费开放加快了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步伐,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得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增强。德清县博物馆大胆创新,常年开展"流动博物馆"巡
  历史街区既承载着城市文化记忆,又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2013年武义县启动城西区块旧城改造,上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分析武义上街历史街区的文化
  城市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栖息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各地博物馆在惠民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文以桂林博物馆文化惠民主题活动为例,深入发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