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吸液芯的研究进展

来源 :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热管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液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着重从对热管传热性能起决定作用的比表面积、孔隙率、渗透率、密度、有效导热系数等几个方面对了几种不同结构的热管吸液芯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种吸液芯的表征几何特性参数及其表达式,最后介绍了多孔泡沫金属这一新型热管吸液芯的性能特点。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CO2作输送介质进行了干煤粉加压密相输送实验,研究了输送管道中物料的流动状况,总输送差压和补充风流量变化对输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CO2为输送介质的煤粉密相加压输送系统可以稳定、可控运行。补充风流量增大时,煤粉速率通量逐渐减小,表观气速逐渐增大。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水冷振动炉排秸秆直燃锅炉建立了实际尺寸的冷态流场数学模型,并用电厂实验数据加以验证。通过加入模拟示踪剂并监测炉膛出口示踪剂浓度的变化,计算气体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对流场特性进行量化;通过数值试验探寻配风对气体停留时间分布和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模拟结果深入描述了炉排锅炉炉内气流分布状况,为进一步的热态模拟打下基础,为锅炉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CE/SE方法对N—S方程与Maxwell方程耦合求解,首次对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和气液两相燃烧转爆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射流可以在短时间内点燃爆轰管内汽油/空气混合物,并且能够实现燃烧转爆轰。计算结果对脉冲爆轰发动机气液两相爆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水平管气力输送分层流动的输送机理出发,将气相和固相看作两种连续流体,分别对悬浮层和滑动床中的气相和固相进行受力分析,并且考虑了层间的质量交换,对每一层的气固两相都列出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了水平管道气力输送分层流动的一维模型。
磁流体无泵驱动环路系统是一种自循环系统,本文通过设计了一种测速装置对该系统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测速装置是通过在环路内添加精密设计的齿轮,根据齿轮的转速来测量流体的流速。采用此装置研究了磁流体环路系统流速与热端加热功率、冷却端温度、外磁场强度、磁铁位置的关系。实验发现环路内速度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冷端温度越低系统流速越快;磁铁的位置和磁场强度也对系统流动影响很大。
本文针对非平衡态外推边界处理方法在某些条件下发生质量泄漏的问题,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其进行了修正,建立了一种新的质量守恒型的边界处理格式。其基本思想是在边界处定义一个虚拟密度来修正平衡态分布函数,使得系统质量守恒。利用该格式对重力作用下的密度场以及磁流体LBM模拟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质量泄露问题的本质以及各种因素对其影响。通过对三种典型的流动:二维Poiseuille流,Couette流,Wome
以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常用的旋流喷嘴为对象,从N-S方程出发,结合其他方程通过推导,得出空气芯半径仅和喷嘴的几何尺寸有关。当考虑粘度或者脱硫塔的压力减小时空气芯半径也随之减小。对喷嘴的设计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以管段压降计算公式和节点流量连续方程为基础模拟水力计算,以节点连续方程为基础,把方程中的管段流量通过管段压降计算公式,转化为用管段两端的节点压力表示,使连续方程转化为满足压力变化的方程,通过求解方程得到各节点压力。采用能量方程的热平衡理论,建立热平衡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组解得各节点温度。热力方程和水力方程因为蒸汽比容这个参数同时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而联立求解
应用代数迭代法(ART)对使用激光干涉测量到的方腔内Rayleigh-Bernard对流流场的无限宽干涉条纹进行了三维温度场重建,获得了三维温度/密度分布的重建结果,同时,分析了重建结果中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本文通过熵方程分析,得出回路振荡热管稳定循环时,蒸发端的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必高于冷凝段的平均温度和压力;当回路振荡热管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绝热段的长度时,蒸发段和冷凝段的平均温差随绝热段的长度增加而增加,绝热段长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回路振荡热管的稳定性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