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生产中化肥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代表大会暨化肥工业发展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型工业大省.粮食生产和肥料使用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实践证明,发挥好化肥生产、流通和使用间关系,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增产服务.河南粮食生产丰缺直接影响全国粮食生产安全,特别是冬小麦的生产,河南冬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4左右.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对农作物采取施肥措施是提高土壤地力及肥力,改善农作物营养平衡,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多年大量田间试验和农业生产的实践证明,在农作物增产的诸多因素中,化肥的增产作用约占50%以上.
其他文献
CO变换炉是合成氨的关键设备,通过将换热器管束分散布置在变换反应装置中,使换热管能够直接与床层接触,移走了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整个床层温度分布均匀,一次开车成功,基本的达到设计指标.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1988年在完成了国内第一个中型厂的中串低工艺改造以后重点研究开发全低变工艺,该工艺于1989年开始工业试验,至今已走过了23年的历史,该技术通过不断改进完善走向成熟,已成功地在国内外300多套大小不同的装置中工业应用,近年来在电石炉尾气制氢、兰炭气制氢上变换技术取得新的进展.全低变工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熟,适用面广、节能效果显著,产生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被列为中国氮
兰花集团化肥厂现有110KV/6KV主变电站一座,变电容量为80000KVA,共有9回6kV开闭所出线,其功率因数分别为0.76、0.81、0.82、0.98、0.93、0.93、0.89、0.88、0.99.全厂共有高压电动机78台,低压电动机786台,总装机容量74850kW,有功总负荷58140kW,无功总负荷19600kVAR.年产36万吨尿素,吨尿耗电为1100度,年用电量5*108kW
提出用"膜生物反应器(MBR)+超滤(UF)+反渗透(RO)"全膜法处理煤制尿素行业终端废水,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运行参数、主要设备清单、运行结果及运行成本等.运行结果表明反渗透装置淡水水质满足《工业锅炉水质》中的中低压锅炉给水标准,浓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分析化肥厂煤锅炉安全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阀泄漏、误动作、不起跳或延迟起跳、不回座或回座压力低、频跳等故障的原因,并根据故障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NANO-200 GPS时钟同步系统在化工企业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时钟同步应用.介绍NANO-200 GPS主时钟的系统组成及系统自身的搭建过程.另外介绍主时钟系统在DCS系统、SIS系统以及一般PC上的配置过程.本文所例举的DCS系统为横河的CS3000系统,SIS则是TRICON V8~V10系统,PC的配置是基于WIN XP以上系统的一般配制方法.
本文通过对氨压缩机干气密封工作原理、干气密封一级密封气流程、引起干气密封损坏的因素、增压泵故障后对干气密封的影响及降压启动工作原理等方面作了全面描述.通过分析在启动的过程中氨压缩机出现缸体温度高而烧损转子部件的事故,同时分析其它机组使用降压启动技术后存在的风险,如合成气压缩机及原料气压缩机,最终得出,氨压缩机采用降压启动技术会产生风险,而其它机组不受影响,为此提出了对策.通过对氨压缩机出现事故分析
DMOS(Data Mining Optimized System)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工业优化软件系统,本文介绍了该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在合成氨工业优化中的应用.该软件系统集成了工业优化建模所需的数据挖掘方法,有离线版和在线版两个版本,可分别用于离线的数据挖掘建模和在线的过程优化监测,已成功应用于合成氨生产的数据挖掘建模、过程优化和卖时监控,有望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化工生产(包括化肥生产)过程优化
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任何生产企业都必须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政府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已逐步纳入企业生存、发展的刚性条件.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预测,未来3至5年,事故处罚将成为致使企业亏损,经营难以为继,从而倒闭的重要原因.承担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责任的企业,将会在政府的监管行动中获得新
结合陕西陕化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化集团)煤化工装置和磷复肥装置的生产实际,分析将大型燃煤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也称硫酸铵装置)副产的硫酸铵母液送至磷酸铵装置联产湿法磷酸的可行性,其中包括联产背景、联产依据、联产方案、联产技改措施、工艺控制指标和联产要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