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伤寒沙门氏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性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g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性,以及在不同环节中的耐药性变化规律,从上海各区农贸市场活禽点、养殖场的禽粪中分离得到48株动物源鼠伤寒沙门氏菌,从超市中的猪肉、鸡肉样品中分离得到214株食品源鼠伤寒沙门氏菌,从医院腹泻人群的粪便中分离得到40株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按照CLSI推荐方法及判断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4种食品用消毒剂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s,MICs).测定结果如下:30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MIC范围为:苯扎氯铵:2~64mg/L,三氯生:0.03125~1mg/L,三氯异氰尿酸:32~1024mg/L,聚维酮碘:1250~40000mg/L.若将MIC值大于质控菌株定义为耐药,则动物源、食品源及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中分别有87.5%(n=42)、86.45%(n=185)、27.5%(n=11)对苯扎氯铵产生耐药;58.33%(n=28)、61.21%(n=131)、12.5%(n=5)对三氯生产生耐药;75%(n=36)、72.9%(n=156)、65%(n=26)对产生耐药;89.58%(n=43)、88.79%(n=190)、62.5%(n=25)对聚维酮碘产生耐药.动物源及食品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率均大于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说明动物及食品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对消毒剂耐药性高于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
其他文献
过渡金属氮化物是元素N 插入到金属晶格中所生成的金属间充型化合物,具有类似贵金属的性质,是一类新型的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1]。本论文采用沉淀法、反相乳液法[2]制备钼酸钴前驱体,高温氨气处理得到Co-Mo-N 催化剂。
车用燃料电池目前的主要开发对象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PEMFC具有高效、低噪音和绿色洁净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新一轮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浪潮正在迫近.
氢-空气混合气燃烧特性对氢内燃机性能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而燃烧速度是表征混合气燃烧特性的重要参数。以某四缸氢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结合光学发动机及定容燃烧装置对混合气燃烧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并对氢气湍流预混燃烧进行计算分析。
用浸渍法制备M/La2O3-ZrO2 催化剂(M = Fe、Co、Ni、Cu、Zn、Mo),并应用在逆水煤气反应中。用BET、XRD、SEM 手段表征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测试M/La2O3-ZrO2 的催化活性。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一种由病媒蚊带原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叮咬人类所引起的传染病,全球每年超过五千万人感染登革热,患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文献指出褐藻具有抗病毒、抗发炎、提高免疫力等生理活性。
本研究拟探讨碱性氨基酸(Arg、Lys 和His)对乳清蛋白基质凝胶功能性的影响,以期提升和改造凝胶的功能性和多样性以满足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试验采用三种以上碱性氨基酸溶于12%(w/v)乳清蛋白溶液中使其最终浓度为0.1-0.5%(w/v),分别将此溶液pH 调节至2.0-10.76;将上述样品90 ℃水浴加热30 min 后冷却至室温,放置4 ℃下过夜后成凝胶;并表征凝胶的质地、水化性质和蛋
本文采用牛津杯法验证了一段体外合成的来源于鲶鱼黏液抗菌肽的抑菌活性,并以腐败希瓦氏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抑菌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抗菌肽对腐败希瓦氏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63%和0.032%;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抗菌肽能够对腐败希瓦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细胞膜、细胞壁造成明显的损伤,并严重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此外,抗菌肽还导致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明显增
副溶血性弧菌是导致沿海地区急性胃肠炎的首要食源性致病菌.细菌的耐药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间分离自宁波的136株副溶血性弧菌(水产源n=65,临床源菌株n=65,环境源菌株n=6),利用琼脂稀释法对其进行20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测定.副溶血性弧菌对羧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到90.44%(123/136),其中水产源、临床源、环境源菌株耐药率分别为83.07%,96.92%,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主要由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产生,是葡萄及其制品中最重要的真菌毒素污染物之一,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采用拮抗酵母控制及降解葡萄及其制品中的OTA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但有关拮抗酵母降解OTA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课题组从葡萄园分离筛选到一株解脂亚罗酵母Y-2(YarrowialipolyticaY-
目的:了解山西省居民由于在外就餐引发食源性疾病患病特征.了解在外就餐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方法:本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11个监测点内常住居民5786人.调查者采用居民进行面对面方式调查.内容包括:人群的基本特征,每周在外用餐次数,在外饮食习惯等问题.结果:被调查人数5786人,其中123人患有食源性疾病,患病率为2.13%.秋季(9-11月)选择在外就餐的调查者食源性疾病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