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直度钢轨的开发

来源 :2015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7EN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对钢轨的平直度要求逐渐提高.本文基于对钢轨矫直原理的研究,钢轨通长断面尺寸的波动性影响钢轨的平直度,钢轨通长断面尺寸的波动性越大,平直度越差,为了获得高平直度钢轨,通过孔型优化和百米钢轨的微张力轧制获得通长尺寸波动小波动小的钢轨,通过减小轧制尺寸波动、设计全新的预弯方案、优化矫直工艺从而获得高平直度钢轨.
其他文献
介绍了莱钢特钢Φ90~Φ220mm大棒材自动精整探伤线的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装备,分析了其工艺技术特点,精整探伤线可根据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实现无缺陷交货,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增强了莱钢在特钢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并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以Φ430mm的圆坯为实验对象,采用磁场传输方程和k-ε双方程模型对钢液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耦合数值模拟,分析出在有无电磁搅拌的情况下,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情况,进一步改变电流频率,分析在不同的电流频率下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施加电磁搅拌时,迫使结晶器纵向截面内的钢液出现上、下两对回流区,其回流方向相反,钢液在水平截面内做旋转运动;铸坯芯部温度降低,高温区域范围缩小,热
针对SWRCH35K盘条在冷镦加工标准件时出现开裂缺陷,通过采用酸洗、金相检测、能谱分析等方法,结合生产工艺对加工冷镦加工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裂缺陷的主要原因是轧钢阶段表面划伤造成盘条表面严重裂纹缺陷,在冷镦加工过程中受内部夹杂质量影响进一步扩展所致,通过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提高了盘条产品的冷镦性能,减少了此类缺陷发生.
通过优化成分设计、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开发了冷作硬化非调质钢30MnVS6热轧盘条.经检验,金相组织为均匀的铁素体-珠光体,抗拉强度达到800-850MPa,室温冲击韧性达128-138J,较好地满足了技术要求.研究了冷拔减面率对30MnVS6抗拉强度及塑性的影响规律,冷拔减面率达到10%以上时可提高抗拉强度100MPa以上,塑性变化不大.
针对莱钢大圆坯连铸机投产初期Φ650mm高碳钢连铸坯中心偏析问题,研究应用了改善高碳钢大圆坯内部质量控制技术,包括连铸过程保护浇注、钢水浇注温度制度优化与连铸拉速恒定控制、二冷动态温度控制、结晶器电磁搅拌等核心工艺技术.生产实践表明,Φ650mm高碳钢内部质量稳定,铸坯中心偏析指数≤1.0的比例达到90.6%.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全球范围节能减排的进行,汽车轻量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要.高强、超高强钢板制造的零部件在汽车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例.高强、超高钢板的采用以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高强钢的成形过程中,板料和模具之间有较高的接触应力应变,并且为了减小回弹降低冲压力等,多采用热冲压工艺.本文介绍了热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主要设备、国内外对热冲压工艺的研究状况、国内外对热冲压钢板的研究状况,指明了高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轧制工艺与冷却速度对GCr15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温轧制工艺,慢的冷却速度,可以得到高塑性的轴承钢.进精轧前的温度低些,保温时间延长,塑性越好.
对C56E2轴承钢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球化退火,测定了所获得的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C56E2钢经735℃保温3.5h炉冷至650℃后空冷,得到的组织为粒状珠光体,碳化物球化率≥90%,硬度值165HBW,抗拉强度为581MPa,符合客户的使用要求.
线材在高温轧制和随后的冷却过程中表面与空气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层氧化物,俗称氧化铁皮。通过对出现红色氧化铁皮的72A化学成分、精轧进口温度、减定径进口温度、吐丝温度等关键工艺优化,达到盘条表面氧化铁皮微观结构和厚度控制的目的.工艺优化后生产的优质帘线钢72A产品,氧化铁皮单位重量减重比均值由0.5%以上降低到0.462%,小于用户设定的目标要求0.7%;氧化铁皮厚度明显减薄,且为双层结构,其中
本文针对邯钢大型轧钢厂所生产的20CrMnTi齿轮钢开展端淬实验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相应模拟,并借助DOE试验,分析得出了相关单因子以及彼此之间的交互性作用对20CrMnTi齿轮钢淬火区域的硬度及各相组织的影响,从而为邯钢开发及优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