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娄底市统筹城乡发展测绘保障工作的思考

来源 :中国土地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巾的一项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进程巾,统筹城乡发展,离不开测绘;统筹城乡发展,测绘须先行。本文对娄底市统筹城乡发展测绘保障工了思考,阐述加强城乡测绘保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论述了娄底市统筹城乡发展进展情况及测绘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遇到的主要问题,指出满足统筹城乡发展测绘保障必须实施的项目,并对统筹城乡发展中测绘应当如何先行、如何加强保障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统筹城乡发展测绘保障工作提出了几点政策上的建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调查大庆市耕地保护与劳动力转移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①农户收入与其耕地保护行为密切相关;②现有农业经营规模已成为农户增收瓶颈;③现有劳动力转移模式存在隐患;④农户日益提高的耕地保护意识与政府滞后的土地政策的普及宣传并存。研究结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使农户收益达到耕地保护的门槛收益,是实现耕地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耕地保护压力大,土地退化,土地质量下降,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低,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不完善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策,即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
以八省区2230份公众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不同群体公众对耕地非生产性功能的认识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公众对耕地非生产性功能货币化值进行了定量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公众对耕地的维持社会稳定、生态功能、农民就业、保持农田特有文化等各种非生产性功能均有所认可,尤其是生态功能和就业功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公众对耕地非生产性功能的类型的认识,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年轻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而目前不合时宜的土地利用结构,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文基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状况,以及城乡统筹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就城乡统筹视角下如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几点思考,期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引导各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基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被认为是典型的生态农业用地类型之一.本文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6年三期遥感解译数据巾的基塘信息,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基塘的变化规律,划分了基塘变化的空间类型.研究表明:1990~2006年,珠江三角洲基塘面积持续增加,由1990年的198729.OOhm2增至2006年的318227.7lhm2,增长了60.13%;基塘重心向西南方偏移了5.82
在测度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探讨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均为一阶单整序列;②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50.26%;③经济发展是土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来检验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④土地集约利用对来自经济发展的
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其利用方式的集约与高效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采用SWOT分析法,对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巾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SWOT分析矩阵,将复杂的关系通过矩阵形式清晰地反映出来,从而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本文以广州市1994~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城市化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了广州市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协调性以及时间序列演变,这对于掌握广州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度和合理调控未来土地利用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广州市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协调性不断提高,2003年以后进入了协调发展阶段,2007
通过对陕西省2000~2007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2000~2007年陕西省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为9.46%,2007年达4944.08万t;②研究期内陕西全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现出关巾最大,陕北次之,陕南最小的分布格局;③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基尼系数按区域分解表明,陕西省不仅整体上表现为碳排放量的增加而且三大区域内部也表现为碳排放量的增加;④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基尼系
东莞作为我国制造业中心之一,近2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显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提高生态服务价值,寻求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通过1988年、1998年和2008年的遥感影像得到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来估算对应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并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从1998~2008年,东莞市生态价值服务损失量为131655.53万元,年递减速率为2.93%;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