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在NbC(111)表面解离过程的反应历程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第八届量子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wangyo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对H<,2>在NbC(111)面上的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在该表面上的解离易于发生,通过考察各中间态的能带结构,可知在H<,2>解离的过程中,H的1s诱导态(占据)所处能量位置存在着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同时清洁表面中以表面Nb原子的d<,xz>/d<,yz>为主要成分的表面态能带消失,这表明该表面态参与了H<,2>的解离过程.
其他文献
在B3LYP/6-311G(d),CCSD(T)/6-311G(2d)水平上对可能的星际分子CS的各种异构体(Isomer)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得到其几何构型,红外光谱和精确能量以利于实验室和星际观测.结果表明:CS有4个稳定的异构体,包括链状,三元环和四元环几何构型.按热力学稳定的异构体依次是直线型具有C对称性的CCCS1,其次是具有CC桥键,四元环构型的cC3S2,第三是三元环构型具有CC环外
在B3LYP/6-311G(d,p)和CCSD(T)6-311G(d,p)水平下给出了反应CHO+NO的详细的势能面信息.优化了所有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由反应物开始得到了五种产物以及它们的反应路径.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类似反应进行了比较.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单线基态C(X∑)与CH反应的微观机理.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得到反应路径上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频率振动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进行了确认研究结果表明:C(X∑)+CH→CH是一个多步骤的强放热反应.反应经过两次三元环的形成与断裂,并伴随着H的迁移,反应放热690.51kJ·mol.
在B3LYP/6-311G(d),CCSD(T)/6-311G(2df)水平上对可能的星际分子SiCN的各种异构体(Isomer)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得到其几何构型.红外光谱和精确能量以利于实验室和星际观测.结果表明:SiCN有11个稳定的异构体,包括链状,三元环和四元环几何构型.其中热力学稳定的异构体依次是四元环具有CSi桥键,电子态为A″的cSiNCSi6,其次是C对称性的SiCNSi1,第三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H+NO→OH+CHN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所有的构型都在CCSD/6-311++G(d,p)水平上做了单点能计算并做零点能较正.从过渡态的虚振动模式出发计算内禀反应坐标(IRC),确认反应路径和中间体的异构化过程.在该通道中找到了3个中间体和2个过渡态.其中IM1→TS的活化能较大(281.7kJ/mo
通过双水平[G2(MP2)/MP2/6-311G(d,p)]直接动力学方法,获取反应PCl+H→PCl+HCl的势能面信息,运用内推单点能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体系的速率常数,并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小曲率隧道效应,从而拟合出该反应在298—3 000K的温度区间内的三参数速率常数公式:k=1.90×10Texp(-2295/T)cm·molecule·s.
用密度泛函(DFT)理论方法研究了丙酮团簇(CHCOCH)(n=2-5)的最稳定构型及与各构型相应的能量.计算得到了(CHCOCH)(n=2-5)团簇结合能的变化趋势.分析并讨论了环形稳定构型的振动光谱.
用从头算方法对氟原子与甲烷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反应的势能面和两个通道:一个属于S2取代反应,氟原子取代另一侧的氢原子,得到氟代甲烷和氢原子;一个是氟原子从甲烷中抽取一个氢原子,得到氟化氢和甲基自由基.第一个通道的电荷、自旋密度变化的分析表明,电荷和自旋布居突变发生在越过过渡态后的某一构型上;第二个通道复杂一些,涉及几个络合物和过渡态的形成和分解.同时,用变分过渡态理论完成了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按BERNY能量梯度解析全参数优化了HNCO与氟、氯取代的单态卡宾自由基CX(X=F、Cl)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频率分析确认了中间体和过渡态,内禀反应坐标(IRC)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相关性予以证实,对各驻点进行了零点能校正(ZPE),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反应能垒.研究结果表明,HNCO与CX自由基反应首先发生
准经典轨线法(QCT)是目前理论上研究高振动激发态大分子碰撞传能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用QCT方法计算了高振动激发态的CH与H,HO,NH,CH的碰撞传能,发现了高振动激发态的CH与这些基态分子的碰撞传能机理.在起始振动能E较低时(2 4000cm),CH的振动能主要传至H的平动自由度,即V-T传能;或者传至CH的和自身的转动自由度,即V-R传能.在E较高时主要传至H的转动和平动自由度,即V-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