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效试验研究

来源 :第三十三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受持续低温及多阴雨天气影响,上海市崇明县稻瘟病发生较普遍,且部分品种为害较重,致使水稻产量损失严重,为探索40%噻呋·三环唑悬浮剂等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范围及安全性,特开展田间药效试验,为该药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太原市地处山西中部,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8000hm2左右,2016年太原市在娄烦县选择"太原惠农马铃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马铃薯病虫统防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以期为大面积普及统防和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当前基地建设存在脱毒种薯生产繁育体系的不健全,生产不规范,脱毒种薯质量检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笔者建议打造绿色品牌,依托省城市场,健全产业链条;强化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使广大农民
专业化统防统治采取统一培训、统一预测预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药剂、分头实施防治的方式,达到了技术到位、药剂对路、喷药质量提高,促进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和应用,防止了盲目用药、不对路用药、假农药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在全市服务组织专业化防治示范基地,通过对统防统治示范区和农民自防区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对比得出: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平均防效90%-98%,而普通防治区平均防效75%-80%,
通过近年的探索,普安县形成了以县植保站为技术支撑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茶企业、合作社基地、专业大户的植保防控技术模式,带动全县茶农参与到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中来,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普安县得以很好的实施,以植保、质监、企业、茶农为一体的绿色防控网络初步形成。今后茶区应全面推行以“生态防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安全化学防治”集成优化的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选择生物源和矿物源农
上高县丰农植保技术服务部原先是专职做农药经销的农资公司,2008年开始涉足开展水稻统防统治业务.在各级植保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多年的发展,统防统治业务已逐步走向正轨.本文介绍该公司在开展统防统治方面的探索.人员方面从当初的无固定人员到现在拥有了一支固定人员队伍;机械方面从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变成了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服务面积从零星试点变成现在的全县铺开,经济效益方面从依靠外界输血到完成
河南是小麦主产大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在12万hm2以上,其生长周期内,小麦条锈病、吸浆虫、赤霉病等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河南省小麦生产安全,常规的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病虫害防治需求.通过使用新型高效精准的大中型植保机械代替劳动强度大、跑冒滴漏的陈旧设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才是解决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有效途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为高效防治病虫草害的作业工具,具有作业效率高、减轻劳动强度、喷洒均匀、
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种植不断推广,土地流转力度在加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的数量及规模也在扩大,传统"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形式正在改变,大力推广以工作效率高、人力投入少、处理面积大为特征的高工效植保机械成为缓解我国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压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近几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大力推广现代植保机械,从2013年开始引进新型植保机械,到目前为止已拥有88台(架).为发
文中评价试验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及其安全性等,并与对照药剂比较.试验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穗瘟有效,制剂用量:66. 67-133. 33g/667m2(折合有效成分500-1000g/hm2)喷施2次,防效达75.86%-88.17%。试验药剂高、中剂量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或与其相当。
江苏省南通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5℃,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全市稻作历史悠久,生产水平较高,是江苏省水稻高产与主产地区之一.南通主要大田作物为水稻,截至2016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17.5万hm2.为了进一步明确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病虫害上的综合效果,以及为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提供科学详实的数据
为了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减少农药用量和环境污染,特开展此试验,通过示范展现巴斯夫"施乐健"技术对水稻主要病害和草害的防治效果和增强长势和抗逆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作物健康绿色增产技术提供依据.
稻瘟病是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作物上的重大病害,严重发生年份损失达30%以上.2016年,作者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防治稻瘟病的新型绿色防控药剂及最佳防治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