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下伏浅层老采空区强夯置换试验研究

来源 :2006年深部岩石工程与岩土灾害防治测试新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jiu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空区是指地下矿产被采出后留下的"空洞区".迄今对浅层老采空区上建高速公路一类重大工程的研究较少,研究浅层老采空区上建设高速公路的工程地质适应性、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常吉高速公路工程,从设计处理要求、治理范围、治理方案对比优选、强夯置换现场试验分析、施工组织工艺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浅层老采空塌陷区强夯置换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夯置换治理此类工程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闸门选型是拦河闸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定量计算和综合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综合考虑渭河宝鸡市区段的地形、地质、河道特性以及施工管理等因素,建议选择开敞式平底拦河闸,并且采用平板闸门及固定式启闭方式.②设计拦河闸轴线全长626m,闸底板高程579.9m,设闸孔29处,闸孔宽度为19m,属于大(1)型Ⅰ等水利工程.
本文基于GIS技术,利用信息量模型开展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预测研究,编制滑坡灾害易发分区图,为滑坡灾害的风险预测及实时预警预报提供基础资料.以浙江省永嘉县为例,利用MAPGIS二次开发得到的信息量专业模块,结合永嘉县历史滑坡灾害和2004年以来新发生的灾害点,分别评价了研究区的历史滑坡灾害危险性和现状滑坡灾害危险性;提出用历史滑坡灾害危险性图件结合新发生的灾害点来验证评价模型;将历史灾害点和新灾害点
假定滑面正应力分布为含2个待定参数的拉格朗日插值函数,推导出含锚固力作用的滑体水平力、垂直力和力矩平衡方程,直接得到满足给定安全系数要求的锚固力系数解析解.这种锚固边坡计算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导致滑面正应力突变的缺点,且计算过程极为简便,并成功应用于实际边坡加固工程.
边坡的破坏过程是由土体局部破坏向整体失稳发展的过程,其塑性区的开展及其水平位移增量的变化较完美地展现了这个过程.根据边坡的实际破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情况,提出了以特征点位移增量的突变及塑性区贯通作为边坡的失稳判断准则;并以此为判据,采用基于强度折减的大变形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土质边坡的破坏及稳定性.研究表明,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可有效分析边坡的破坏及其稳定性;此外还分析了带有软弱夹层黏土边坡的破坏性状及
实践证明,作用于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沿墙高不是直线形分布,而是非线性的.采用统一强度理论,通过对滑动土体中水平薄层单元的分析,给出了墙体绕基础转动情况下土压力合力、强度及土压力分布的理论计算公式.公式推导过程中考虑了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度理论效应对土压力有很大的影响,应用统一强度理论解可以更好地发挥填土材料的强度潜力,并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岩体地应力是岩体工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程荷载之一,是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应用三维离散单元法(3DEC)对金沙江白鹤滩水电坝区岩体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了模拟,模拟所得地应力场符合河谷地应力场分布的一般规律,对比水压致裂法6个测点的测值,模拟结果达到了一定的精度,能够满足目前阶段的工程需要.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脆性岩石单轴压缩情况下破坏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讨论了脆性岩石的破坏机理、脆性岩石破坏数值模拟试验中的端部效应问题,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在单轴压缩试验中,脆性岩石破坏过程主要以拉伸破坏为主.端部效应则是除了岩石试件本身所具有的材料非均匀性外影响岩石试件破坏形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总体上存在这样的规律,即端部约束越大,岩石试件破坏型式越趋近于"X"型剪胀破坏,端部约束越小,则
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系统,提出应用概率神经网络预测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方法.根据大量边坡稳定或者失稳案例记录的数据库资料,采用数据挖掘方法能够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分类模式.将岩土边坡的力学参数和几何形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实际应用显示所建立的概率神经网络预测边坡稳定的实用性.与传统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相对比,所提出的概率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本文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现浇薄壁管桩(简称PCC桩)受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对桩长、桩径以及桩身相对刚度等影响桩受力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径一定的情况下,桩长对桩的破坏形式有很大的影响,弹性桩与刚性桩临界点的长径比为8左右,且弹性桩的受力主要集中在桩的上部,约为0.3倍桩长;桩径对侧向位移和弯矩都有很大影响
复合载体夯扩桩是由干硬性混凝土及填充料等经细长锤夯扩形成的复合载体和钢筋混凝土桩身组成,具有挤密地基和扩大桩端面积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复合载体夯扩桩的作用机制,并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太沙基公式和规范推荐的理论公式计算了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沉降量,并与现场静载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比试验结果偏于保守,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