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评价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应对气侯灾害的能力与方式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isn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暖与高强度放牧对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影响到区域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但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牧民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与策略上不同。本文选取锡林郭勒盟东部典型草原区的西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西乌旗)和锡林郭勒盟西南部荒漠草原区的正镶白旗(以下简称白旗)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牧民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然后采用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 2000年建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从五个维度对研究区域牧民的生计资产配置方式和相应的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与方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两个区域农牧民生计都有一定程度的压力,但自然资本的质量和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典型草原区西乌旗牧民的生计态势要远远好于白旗;(2)制约白旗牧民生计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草地资源的贫乏,从而导致牧民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补充物质、人力等资本的缺少,因此需要开展生计多元化等措施,增加收入,以提高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3)制约西乌旗牧民生计水平的因素主要是生产技能的缺乏或落后以及生计策略的单一化,因此提高该区牧民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合理、有效且充分地利用草地资源,是有效提升该区牧民抗御气候灾害能力的主要方式。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引入聚集系数、变异系数和分形维数等参数揭示了不同围垦年限下的沿海滩涂土壤剖面盐分和粒径的分布特征,并且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了土壤盐分与土壤粒径的相关联程度。
本文以五万亩和十万亩恢复湿地为研究范围,纵向研究了五万亩恢复湿地恢复前后(2001年一2007年)鸟类的组成、种类以及湿地生境的变化;横向比较了不同恢复湿地(五万亩和十万亩湿地)水鸟的组成、种类、密度以及季节动态:并以东方白鹤为重点,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GIS工具,研究了影响东方白鹤巢址选择的环境因子。
本文以青海湖流域作为研究区,采用了1987年、2000年和2010年6-9月份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轨道号为p132 r35、p133r34、p133r35、p134r34的遥感影像资料(30m×30m),利用Erdas遥感图象处理分析软件分别对三个时相的TM和ETM+数据进行5、4、3波段合成,并分别赋予红、绿、蓝三色生成假彩色合成图象。图像经过处理,颜色层次分明,能充分显示各种地物影像
以1990、2000和2010年为基准年份的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得到中印两国大中型城市城镇用地信息。结果表明中印大中型城市城镇用地面积结构图非常相似;印度大城市在地理空间分布上比中国合理,中国大城市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平衡,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以每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印度大部分城市城镇面积增长速度高于中国;中国沿海与内陆城市平均城镇用地面积的差异比印度沿海与内陆城市大。对1990
本文以白洋淀典型沼泽湿地芦苇为研究对象,采用湿地沼泽化生态模型,旨在定量模拟和分析水文、气候及环境因子的驱动下,植物分解和累积变化,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变化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
本文利用实地调查研究和GIS技术分析广州大学城城中村的土地利用结构,绘制各城中村的土地利用结构分布图,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分布图分析目前广州大学城四个城中村—北亭村、南亭村、贝岗村和穗石村的土地利用现状。本次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大学城四个城中村的土地利用现状,重点分析各城中村的主要建筑物的房屋属性(结构特征)、各村商铺布局情况、各村绿地面积、各村道路分布情况。
本研究采用ASD (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地物光谱仪测定闽江河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 .秋茄(Kandelia candel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短叶茬笠( Cyperus malaccensis)冠层光谱,利用ViewSpecPro和Oragin8.0软件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探讨不同波段
景观过程模型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键生态与环境要素识别与选取。(2)关键社会、经济要素识别与选取。(3)模型时空尺度选择。(4)模型方法选择。(5)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实证案例,给出景观过程模型研究的框架体系与模型选择。
本文从湿地资源研究角度,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年资助课题情况以及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情况,系统分析我国湿地资源研究特点与发展趋势。得出基本结论:(1)我国湿地研究具有区域性、多样性、综合性和国际性特点。(2)我国湿地研究的重点领域逐渐由湿地资源调查、资源与地理研究向资源与生态、资源与环境以及技术方法应用等方面发展。(3)我国湿地研究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包括:①东部走向西部,高寒湿地资源研究受到
利用遥感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提取和空间分析功能,获取济南市2000、2005、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景观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中的转移矩阵,分析三期LUCC变化;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分析法,利用Fragstats3.3(栅格版),选取斑块个数、斑块面积、斑块平均面积、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离度、蔓延度、优势度等指数,从景观和类型两个层次上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济南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