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进展1

来源 :甘肃省针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x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神经损伤可引起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和生活.针刺作为治疗面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为深入研究探讨,笔者通过总结近几年针刺干预治疗面神经损伤的相关文献,整理发现针刺可通过调整患者面部肌电波型、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细胞和蛋白分子表达等多途径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以期为阐明针刺干预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和指导针灸临床医生治疗面神经损伤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确切、经济简便、无副作用、易于接受等优势.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根据其症候分为风寒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和脾肾阳虚泻四种类型,针对不同的证候,辨证施推可取的满意的临床疗效.加强小儿推拿医疗、科研、教学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小儿推拿优秀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推拿医疗服务水平,可将祖国医学特有的小儿推拿疗法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为世界儿童卫生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加之我省处于高寒干旱地带,目前对该病诊断难、疗效差,且诊疗费用高等民生问题,本课题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将药物铺灸疗法,银质针疗法、针灸治疗进行两两比较,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DAS28评分及实验室检查(ESR、CRP、RF)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客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是单发,很少发生恶变,具有固定点疼痛及冷敏感性,病理检查可见大小一致的血管球细胞围绕血管壁排列。微通、温通、强通(即毫针、火针及放血疗法)为针灸治疗疾病的三种方法,在临床中应根据具体病情随症选用,但在需要快速取效且病证允许的情况下,三种方法可同时使用,以快速取得疗效。
张洪涛主任从医三十余年,临床常使用火针治疗皮肤科疾患,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针对局部皮损进行火针治疗,更是结合患者全身症状进行调理,取得较好疗效,值得借鉴.
腰部是脊柱中运动较灵活的部位之一,灵活度仅次于颈部.腰部支撑着人体的上半部,是负重部位之一,不仅负担一定的体重,同时又是脊柱运动较大的部位,可做前屈、后伸、侧弯、回旋等活动,在腰部负重及活动中,容易引起损伤.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系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多发生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平时疏于锻炼,偶然劳动时,男性多于女性.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受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巨细胞病毒等)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由于面神经管为骨性腔隙,容积有限,如果面神经水肿明
子宫肌瘤是经产妇女好发、常见临床疾病,临床上,西医多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但相当一部分病人仅在体检中发现,并无临床症状,手术不是特别需要,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结合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目的:观察传统针刀治疗非典型颈椎前屈功能丧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第5~7胸椎椎体旁压痛点,逐点行按压叩击试验,如遇疼痛,或酸胀加重等变化,则取该点为灶点(即进针点)对进针点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以小针刀刃部2个端点连线为刀口线与脊柱方向一致.甲缘平行人体纵轴,拇指端垂直按压,快速刺入皮下,缓慢深入探寻,寻找异感,连续松解.结果: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前屈40°,后伸45°,左屈40°,右屈40°,左旋45
邵氏“五针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效果显著,其抗炎免疫、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气道重塑等作用可能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实现的.本文据近年来相关动物实验,从免疫炎症、气道反应及神经内分泌三个主要方面就“五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进行综述.
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而针刺疗法可通过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达到有效治疗哮喘的目的.本文纳入近十年来针刺干预哮喘肺功能的临床研究文献,主要从常用穴位、针法、针刺手法及机制方面分析总结针刺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