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矫枉过正还是合理管控?

来源 :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创新需要一个能容忍短期失败与风险的环境。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既可能因过度避税风险而抑制创新("矫枉过正"假说),也可能通过合理调控风险而促进创新("合理管控"假说)。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内部控制水平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总体上支持了"合理管控"假说;而且,该效应在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行业及主板上市公司中更强,但在创业板公司中产生了负面效应,与"矫枉过正"假说一致。进一步,区分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后发现,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效应主要来自内部环境,而其它四大要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向效应。那么,企业为什么会选择不利于其创新的内部控制水平呢?这主要源于政府的强制监管。结果显示:在监管前时代,内部控制水平内生于企业自身价值创造的需要,因而有利于创新;而在后监管时代,其正面效应逐渐消失,说明强制监管打破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内生平衡。本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创新环境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政府监管改革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企业对CSR的自我表述(说什么)是利益相关者判断和识别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信息。但是,学者们对于企业CSR的自我表述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实质性(做什么)的关系看法并不一致。基于569家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我们实证考察了企业CSR自我表述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实质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当面对较多的来自公众关注和监督的压力时,企业CSR自我表述就会给企业带来正面的约束力,促使企业的社会
成功传承是家族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家族企业的传承之难在于严重依赖于创一代个人的特殊资产难以由二代继承。本文基于2004-2013的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数据,从企业特殊资产转移的视角,实证考察权力交接过程中家族企业慈善捐赠的特征,探讨慈善捐赠与企业传承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家族二代成员继任CEO的企业更热衷于企业慈善捐赠,而且交接班次年捐赠水平提升尤为显著,但这种现象在继任者为职业经理人或者家
市场化改革进程如何影响公司研发与创新?制度环境的市场化程度如何影响不同产权性质的中国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围绕上述重要却未得到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研究发现:(1)不断推进制度环境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提高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促进中介组织发育和改善法律制度环境,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进行研发创新;(2)目前阶段制度环境的市场化改革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发创
在大股东提名及激励制度滞后的现实情境中,独立董事缺乏足够的动力去监督和制约董事、高管等,而科学的声誉激励制度能够成为独立董事制度的活水之源。本文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通过将独立董事兼任的董事席位对其个人的声誉贡献进行排名,从相对激励水平的角度来测量对独立董事的声誉激励,进而检验出了独立董事相对声誉激励对其任职勤勉度和辞职倾向性两方面的影响,基于这一影响差异性,进一步检验了独立董事相对声誉激励对企
针对中国保险公司治理注重理论研究而缺乏实证研究的现实及董事会治理对实现保险公司治理目标、提升公司竞争力至关重要的作用,首次借助中国保险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保险公司绩效的十项指标综合为经营效率、成长能力、稳健性及盈利能力等四项综合指标。通过面板数据个体固定效应多元回归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多项董事会特征对保险公司四项绩效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执行董事比例对各项绩效指标具有显著负相
本文研究了CEO早年经历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对于其所在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通过以不同年龄阶段经历三年困难时期的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并且用资本结构中长期负债比率、流动负债比率,以及投资决策中是否有研发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CEO成年早期经历三年困难时期对于之后的公司财务决策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负债比率、短期负债比率都显著更低,公司进行研发投入的概率更低。
在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及发展转型经济的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本文以高阶梯队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理论为基础,将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管知识水平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中这种影响是否有变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①高管知识水平对高科技企业创新有影响,其中平均年龄为负向影响,平均教育水平为正向影响;②国有高科技企业中高管平均年龄对企业创新影响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企业
会议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投资者保护不足以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利益输送问题。本文认为,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抑制大股东的利益输送。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A股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质量与定向增发折价显著负相关,并且对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影响更加显著,表明财
本文采取事件研究法计算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深证A股市场披露的137个内部人减持交易后的累计超额收益,并结合实证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对周五周六披露的内部人交易信息存在明显的反应不足现象,但内部人是机构投资者、内部人所在公司规模较大,市场反应不足程度会减弱。该结果证明了内部人能够利用投资者有限关注导致的市场反应不足进行交易信息披露,以实现私人收益最大化的现象;更进一步的,证明了策
信息失真问题因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性,长久以来受到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传输媒介的日益多样化,学者们开始尝试从新的视角解释信息失真的来源及影响。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管理中信息失真相关的研究成果,从个体、组织及组间三个层面入手,重点关注信息失真的来源及影响。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信息失真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