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医疗核心技术,引领医院发展

来源 :2017年安徽省医院协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快医院经济发展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三根支柱.经济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医疗技术是医院发展的水平,管理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在医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狠抓医疗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发展,实施标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名医反应"和"设备效应",形成学术梯队,通过创新和引进发展医疗技术,与国内外同级医院接轨,形成医院有重点,科室有特色,医务人员有专长,将会进一步引领医院的发展.
其他文献
"健全医院管理制度,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还提到,"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报告关注百姓生活,倡导健康文
医院办公室,不同于其他行政单位,更不同于旧观念中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盖盖章、发发文的形容,作为医院重要行政职能部门,起着连接上下、协调左右、贯通内外的职能作用.
医联体双向转诊是指医联体的基层成员单位将一些处理不了的疑难急重患者上转到医联体牵头的上级医院进行诊治,经诊治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需要康复的患者下转回基层成员单位进行后续的治疗.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医联体内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共享传输与连续记录。考虑配备医院120急救车及工作人员,免费或酌情收费为转诊患者提供转诊接送服务,确保转诊途中安全。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加强公立医院改革中分级诊疗政策,做好分级诊疗转诊后续服务工作,建立完善预约转诊制度,协同医联体单位构建预约转诊网络,实现基层首诊、有序转诊的就医格局.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为了实现高质量、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纵向整合了其医疗资源,形成一套良好的医疗服务模式,现今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采用这种服务模式,其包括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等机制.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逐步简历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2015年下发的政策明确以群众利益为导向,综合运用
"仁爱、济世、良医、康民"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办院理念,是医院文化的精髓.安医大二附院以老东南(东南医学院)人的精神为其思想内核,兼具有深厚的人文特征,表现方式简单、朴实、不张扬、戒浮躁,重视服务和品牌效应.具体体现在二附院人身上就是科学严谨的作风、浓厚的人文传统与学术的包容性.医院2017年初成功通过JCI医院评审后,医院传统文化与以美国为代表的JCI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
经过两年的运行,华佗中医院医共体始终贯彻和落实国家医改精神,以方便群众就医为出发点,以落实分级诊疗工作为突破点,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切入点,扎实有序地推进和深化医联体、医共体改革,充分发挥县域内医疗资源龙头优势,有效带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做实好村级防未病工作,增强乡镇卫生院看小病的诊疗能力,提升县医院看大病的保障水平,牢固“大病县内治,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的分级诊疗体系,使辖区
“医疗联合体”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一家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区域内的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组建成责任与利益共享的联合体。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全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也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形势要求。近年来,在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方面,积极开辟新径、大胆创新。
以华佗中医院为龙头,“牵手”乡镇卫生院组建县域医共体,实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以期达到“强县、活乡、稳村”的目的。医院制定毫州市华佗中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实施方案并建立组织、制定章程、完善制度,成立了毫州市华佗中医院医共体理事会,各单位成立医共体办公室,统筹负责各项工作业务,确保政策传达到位、业务协调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具体工作中由华佗中医院组织技术力量开展“菜单式”一对一帮扶,在提高乡镇卫生院(社
"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总结成: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