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素爱的教育思想浅析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gong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著名教育家罗素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育经历,将他的教育观荟萃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其中谈到了爱的教育思想,爱和知识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在爱的教育中他将亲子之爱的与性爱做了区分,以及提出了爱的教育思想与弗洛伊德学派的“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爱的异议。同时他倡导爱的教育要尊重儿童,不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家庭中要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古代传统教学方法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教育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视角看,传统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主体差异性,即内部的效仿和外部的施为两个维度,因此,从“自我效仿”与“他我施为”两个维度进行重新解构,将赋予传统教学方法以全新的内涵。
宗教改革的思想首先从欧洲的大学中孕育和发起。德意志的大学不但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出现提供了灵感,也为马丁·路德反抗天主教会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支持。大学毕业生不仅成为了宗教改革与运动的领导者,也让更多受到天主教压迫的普通民众能够接触到宗教改革的新思想,从而激起了整个社会对天主教会的反抗行为。欧洲的大学在宗教改革运动开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学史的研究成为连接宗教改革思想史和社会史的重要桥梁
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社会概念有四层含义:公正、人道的社会、民主国家、人与人之间更自由、更广阔的交往和合作、合作性的实验探究。杜威的社会概念中包含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负面作用的批判。在杜威教育思想中,民主、教育、社会三个概念是相通的,是一体之三面。
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时期,因受选官必由科举的人才选拔政策的影响,遂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为求得科场及第而百般钻营的科场舞弊现象,而且舞弊手法可谓花样繁多、别出心裁,由此对明清科举考试及其结果造成了极大地干扰和破坏。为此,明清政府采取了很多严厉措施来防止和处罚科举舞弊。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组织化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大学教师发展被理解为知识精英的专业发展.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美国学术职业发生危机,大学教师开始转向教学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在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心的情况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加强了教学发展,并注重组织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逐渐完善,形成了个人发展、专业发展、教学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自上世纪末90 年代初产生以来,至今已经经历了二十个年头。近十年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发展速度之快,涉及学科之广,无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在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学位名称混乱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基于对现状和问题进行的探讨与分析,为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加快发展速度、调整学科结构、完善学位制度。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社会急速转折的历史时期,研究该时段的大学生史能够为我国现实提供诸多借鉴。国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历经了几个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一些新问题,对于国内学术界而言,这个问题也应当赢得学者更多的关注。
现代意义上的学生指导产生于20 世纪初的美国,并最终于上世纪40 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普通中学普及,内容也由职业指导扩展到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探究普及的成功经验,除了其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外,也有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如积极寻求心理学科的支持、重视专业学生指导教师的培养、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颁布法令加以保障等。
近代以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教育家在长期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形成了悲悯救世的教育价值取向、科学务实的教育态度、传统而生活化的教育手段、完满而人为的教育目的,成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样对现代乡村教师树立以教育为自我生存方式和价值诉求的理念,树立时代感、责任感和改革教育观念,善于传承历史文化教学手段,成为行动研究型教育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财产税是美国地方教育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直到20 世纪30 年代,财产税在教育税收中所占的比率才逐渐下降。事实上,自19 世纪公立学校运动以来逐渐确定起来的依靠税收维持的公立学校教育财政制度一直受到质疑和挑战。本文梳理了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前主要经典教育财政诉讼案,试图反映出美国公众教育观念的变迁:从缴纳学费到向所有居民征税,美国民众是如何接受“免费的教育”?教育经费的不均等是否违背了“平等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