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扫描方案下MSCT尿路成像图像质量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四种不同扫描方案下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的图像质量,寻求最佳的尿路显影方法。方法 60例泌尿系统正常人群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以下辅助方法进行5分钟延迟扫描:A大量饮水仰卧位、B大量饮水俯卧位、C静脉水化组、D少量利尿剂组,对尿路连续性的评估、解剖结构的显示、输尿管充盈度的显示进行图像质量对照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由外伤性截瘫导致小便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外伤性截瘫是指因为脊柱收到巨大外力的伤害而致使脊柱内的脊髓发生损伤,导致损伤部位一下神经支配的肢体等发生运动不能而瘫痪的一种创伤性疾病[1]。由于患者的脊髓受到损伤,导致机体的低位神经中枢传导障碍,患者不能完成整个神经的反射性传导,使得部分患者的大小便等行为脱离高级中枢的控制,而出现小便障碍的症状。
目的:探讨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术后脱位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关节外科完成的后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81例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了术后早期系统康复,93例未进行早期系统康复,这些患者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其Harris评分和脱位情况。
目的 评估颈胸段先天性脊柱畸形的特点、临床治疗策略与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8例(男9例,女9例)颈胸段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平均年龄为13.3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光相,对冠状面原发畸形、代偿畸形以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进行测量.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全脊柱CT平扫以及三维重建、双侧椎动脉CTA检查,对畸形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病历进行复习,统计手术时
目的伴钙化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开放手术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常规后正中入路手术或椎板间入路手术都需要牵拉神经根,术后患者常会产生新的神经症状。采用椎间孔镜从后外侧入路进行此类疾病的手术,术中只绕过行走神经根减压,不需过度牵拉神经根,可能在降低术中神经损伤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本研究就此类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膝关节是下肢活动和负重的重要关节,膝关节感染一旦发生应尽早治疗,若不能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导致膝关节活动障碍.治疗时不仅需要控制感染,还需要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1],因此,感染后的治疗、护理极为重要.1例左肾先天性缺如患者于2013年7月20日行右膝关节开放性损伤清创缝合、右膝髌韧带修复缝合术,术后关节腔感染,于2013年7月31日在急诊下行右膝关节镜检、关节清理、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术,由于患者为
目的 探索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宫颈癌化疗后早期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经细胞学涂片或活检证实为宫颈癌且接受化疗的患者15例.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及化疗后1个月分别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检查,成像序列包括常规T1WI、T2WI、DWI、BOLD-MRI及DCE-MRI,并测得相关检查指标,包括肿瘤最大径dmax、DWI检查指标ADCmean;BOLD-M
目的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CT辐射的危害也引起大量关注,国内外学者对CT低剂量扫描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重视。对于对象选择来说,有研究指出颅脑出血复查患者、婴幼儿等,对扫描方法来说有研究分别单纯降低管电压(KV)或者管电流(mAs),但是针对“颅脑病变低度可能”患者没有系统研究。本研究首先与神经科医师共同根据临床查体情况筛选“颅脑病变低度可能”患者,通过减少扫描管电压(KV)和管电流(mAs),探
目的 比较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肝硬化肝癌的34例(44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MRI及CT多期动态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比较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伴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组34例患者共44个病灶,CT共确诊病灶39个,诊断准确率为88.64%;
资料与方法: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8~75岁,平均51岁。每例首先肝固有动脉正位常规DSA造影。然后进行多角度DSA,为左右前斜位35°各造影1次,根据造影最佳显示角度,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术后再行正位DSA和多角度DSA,比较可能遗漏栓塞的小病灶。结果:常规显示病灶个数为56个,造影时有18例患者肝亚段动脉因相互重叠
目的:应用CT能谱成像技术,对肺孤立性结节进行能谱成像研究,找出其能谱曲线特征、基物质浓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能谱成像技术多参数、定量分析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为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提供新的形态学、功能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03月至2014年05月,胸片或CT平扫发现实性肺孤立性结节,进一步行宝石能谱CT肺部二期增强检查的患者86例,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63例(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