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LAGEOS卫星SLR数据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及其变化分析(2005~2010)

来源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5~2010年期间全球SLR观测网对LAGEOS-1/2卫星观测的激光测距资料解算了地球自转参数时间序列.解算的结果和同期IERS发布的EOP C04进行比较,PM在X和Y方向的RMS误差分别为0.24和0.25mas, LOD的RMS误差为0.068ms;和同期ILRS的ILRSA EOP数据进行比较,PM在X和Y方向的RMS误差分别为0.27和0.30mas,LOD的RMS误差为0.054ms.分别利用小波变换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此PM和LOD时间序列.小波分析表明,LOD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PM具有明显的周年变化和Chandler变化,因两者频率接近无法区分.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PM和LOD的趋势性变化和周期变化,探测到了PM的半年、周年和Chandler变化,LOD的50天、半年、周年和准二年的变化.2005~2010年期间的PM在X和Y方向的趋势性变率分别为3.17mas/yr和-1.60mas/yr,北极相对于地壳向26.8°W方向运动,LOD趋势性变率为0.028ms/yr.
其他文献
纳米零价铁(nZVI)作为一种有效但费用较高的氯代烃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将最有可能被用于污染源的修复。已报道的nZVI的改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nZVI表面负载第二种金属形成双金属(Fe-Me),二是硫化nZVI形成S-nZVI,遗憾的是先前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污染羽条件下这个两种改性方式对nZVI降解氯代烃活性的提高。鉴于此,我们系统地对比了 Fe-Me(Me 包括 Pd、Ni、Cu、Ag)、S-
会议
根据天津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需要,综合ArcGIS与测绘数据处理技术,利用iOS移动设备高性能、便携、移动定位的特性,设计开发了基于iOS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电子地图—数据采集—自动成图"的一体化作业模式,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提供新思路。
本文综合利用LiDAR点云数据与GeoEye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矿区地表覆盖信息协同处理方法,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LiDAR与GeoEye协同处理模型,提出将高分辨率图像的光谱信息和nDSM信息作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的输入,利用nDSM高度阈值区分候选分割对象的方法,实现了建(构)筑物要素信息的协同提取;构建的基于决策树分类器的矿区典型地物协同处理模型,将图像光谱信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影像匹配和点云滤波原理,利用数码航摄资料进行半自动化快速生产DEM数据的方法,通过对实验区的应用分析,探讨了影响DEM数据生产的精度因素,主要是植被和建筑物体态因素,经过精度数据分析,基于影像匹配和点云滤波方法,构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精度较高,满足国家行业标准,有推广示范作用。
为了研究地震与电离层的耦合关系,利用CODE根据IGS观测站的GPS资料解算的全球电离层TEC资料,分析了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8.6级地震和2012年4月11日墨西哥7.0级地震,通过插值提取震中区域的电离层TEC时间序列,以27天为背景值用滑动四分位距法分析电离层异常,在排除太阳及地磁活动的因素下,发现印尼地震震中区域电离层在震前11天和震前3天分别存在正异常和负异常,而墨西哥地震震中地
本文通过利用新疆10个地州的586个GPS水准数据对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进行外部相对精度检核,其结果表明,EGM2008在新疆地区整体精度为17.5cm,比中国西部24cm的整体精度略高,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EGM2008模型与GPS大地高相结合应用于低等级的高程测量.
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40余年的精密水准观测资料,获取了研究区内的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根据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构造变形强烈和水准资料多年、多期的复杂特点,采用线性动态平差模型,以研究区内GPS测站的垂直运动速率结果作为先验约束,统一处理获取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结果揭示出青藏东缘地区地壳长期垂直运动趋势与已有地质学方法、GPS和水准观测得到的结果一致.青藏高原东缘大部分区
针对船载激光扫描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的数据处理问题,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数据的组织结构与传输协议,深入探讨了传感器之间的网络通信及扫描原始数据的解析;采用线性内插的方法,将各传感器的时间点归算到统一的时间坐标系下,实现时间数据的融合;采用经纬仪测量系统对船载激光扫描系统进行标定,同时推导出坐标转换公式,将点云数据从激光扫描仪极坐标系转换至WGS-84大地坐标系,实现空间数据的融合。
CG-5静态重力观测结果中线性漂移和固体潮的改正不容忽视.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估算静态观测中的线性漂移和固体潮的影响.假设信号和噪声之间统计不相关,把由CG-5重力仪观测的静态数据作为统计量,通过线性变换来分离信号和噪声.文中使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的线性漂移常数,与最小二乘拟合求取的线性漂移常数值作对比,计算结果非常一致,仅相差在10-2μgal/day量级.然后在对观测数据做了线性漂移改正的基础上
矿区地面高程与井下高程相差较大,导致对井上与井下控制测量观测量进行归算时变形值差异较大,引起井上与井下的测量基准无法精确保持一致。论文对矿井平面坐标系统建立的方法进行讨论,重点针对由于矿区地表与井下高程相差较大导致内业数据处理的基准面无法合理确定,使得矿区井上与井下平面测量基准无法保持一致的问题,对应用区域性椭球建立矿区独立坐标系解决坐标系统一致性问题的方法进行论证。并且应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