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地表有效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统计特征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l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基于大气边界层Monin-Obukhov相似理论、通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设计的非均匀地表空气动力学有效粗糙度计算方案,研究了3种不同地表类型情况下有效粗糙度的统计特征,并分析了大气层结稳定度和粗糙变率对有效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粗糙度总是大于面积加权平均粗糙度,大部分情况下有效拖曳系数比平均拖曳系数大10%以上;有效粗糙度虽然和大气层结稳定度有关,但对粗糙变率更敏感,粗糙变率加倍将使有效粗糙度相对变化百分比达到加倍前的4倍,有效拖曳系数相对变化百分比达到加倍前的3倍.因此,非均匀下垫面的数值模式中,不能简单地采用面积加权平均粗糙度,需要采用能表示下垫面非均匀性综合效应的有效粗糙度.
其他文献
利用贵州中西部贵阳和毕节新一代天气雷达同步观测的体扫数据.选用2011年4月15日、4月30日两次强冰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组合反射率因子、等高面分层、中心高度、区域面积等多时次连续序列资料,对比分析两部雷达重叠覆盖区域的特征参数的差异.分析表明:(1)贵阳、毕节两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回波强度、回波高度、面积等存在差异;(2)两部雷达对应强度和高度的振荡幅度,波动频率基本一致,表明两部雷达存在系统测量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与井上天气变化的有密切关系,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的恶性事故,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煤炭工业的正常生产,更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分析了煤矿瓦斯的主要气象诱因,建立井下自然通风区瓦斯积聚的预报模式,搭建山西省煤矿瓦斯气象预报预警平台.可提前预报煤矿瓦斯浓度变化趋势,辅助煤矿管理人员及时加大通风,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减轻事故发生.建立了气象为能源安全发展服务一种新模式.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以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2012年6月24日~28日发生在云贵高原贵州等地的西南低涡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欧亚中高纬地区稳定的环流形势及其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气流输送,为西南低涡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低涡发展过程中,在贵州上空有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形成,降雨的落区位于TBB低值中心及其TBB梯度大值区;并且,在低涡中心附近垂
利用四川地区1971-2000年30个基本、基准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初步分析了四川地区雨季(5-9月)夜雨率的空间差异与变化特征,结论表明:(1)四川地区雨季总体夜雨率比较大,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盆地西南部的夜雨率最大,川西高原东北部与盆地东北部为明显的两个低值区.在空间垂直方向夜雨率随海拔高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四川地区雨季夜雨率存在明显的年振荡,变化最大出现在1991-19
以温湿指数作为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利用回归分析、小波变换、M-K检验和EOF方法对重庆市1981~2010年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重庆气候舒适度总体呈微弱的上升趋势,1996年左右是一个由偏少到偏多的突变转折期.春季和秋季适宜性较好,约占当季天数的2/3,夏季和冬季舒适度较差.春季和冬季的舒适天数呈上升趋势,夏季和秋季舒适天数呈下降趋势,冬季气候舒适天数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夏季气候
本文以江淮流域梅雨环流场和物理量场为研究重点,讨论了江淮梅雨期间的环流场上的典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梅雨期典型环流结构在我国东部经向剖面图上,表现为“双脚型”涡度场和“鞍型”温湿场及高而窄的θse密集带(锋面/锋区),密集带与雨带对应.对比入梅前、后环流场特征发现,此典型结构入梅前已存在并与江南雨带相伴随,入梅后典型结构与雨带一致北推影响江淮.追踪其演变过程发现,梅雨期典型环流结构于3月底4月初开
为增加有效降水,降低干旱和雾霾等环境污染的影响,研制了以提高开发空中水资源能力为主要目的、基于GIS技术的人工增雨作业决策指挥系统,依托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Micaps数据资料和自动站数据库,开发了增雨作业预警和指挥功能、指挥信息和作业信息收集互传功能、增雨效果评估功能、常规业务管理功能,实现了地面、高空、卫星云图、雷达信息等大气监测信息和作业点的叠加显示,实现了雷达预警指挥产品的制作、动画与作
2011年4月河北抚宁森林火灾期间,北京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运十二飞机利用机载粒子探测系统,对4月17日的一次明显的冷锋过境云系进行探测并在火场上空开展增雨作业.云物理探测结果显示,在火场上空的云中云滴数浓度较大,平均达到1000个/cm3,平均云滴直径大于10μm,液态含水量0.2-1g/m3.通过对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对比分析发现,作业后雷达回波显示云底下降,同时从降水粒子图像探头发现在云下部有降水
本文通过对飞机人工增雨扑火作业方案的设计及作业实施过程的分析,介绍了森林火灾的特点,分析了各气象因素对飞机增雨扑火作业的影响,阐述了作业方案设计的思路,并对实施过程加以剖析,总结出飞机增雨扑火作业的天气选择、作业部位以及催化方式等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对飞机人工增雨森林扑火作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介绍了集合动力因子暴雨预报技术的若干创新点,即研发了可表征水汽相变的广义湿位温,以及可以表示动力与湿热力相结合的广义湿位涡,也指出了对深对流引发的特大暴雨可以用对流涡度矢量来表征.对梅雨锋降水可以通过引入广义锋生函数来代替传统的锋生函数,以确定降水的位置.对地形等引起的波动而导致的暴雨,可通过波作用密度动力因子来诊断和预报.该文最后还强调了用动力因子的集合来预报,并和数值模式的预报相结合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