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浓雾和烟尘雾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t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雾是一种城市气象灾害,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雾的形成和发展已经不是简单的物理过程,水雾和城市烟尘雾经常混合起来,相互影响和转化,雾的研究与大气化学、城市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文概述了国内对城市雾和烟尘雾研究的进展.以重庆市浓雾与环境的关系为例,在气象与环境综合性探测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浓雾形成背景、边界层结构特征、微物理结构与化学成分,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其他文献
卡1区块是塔中地区目前碳酸盐岩研究的热点.A井是一口预探井(直井),B井是A井的-口侧钻评价水平井.B井水平段深度范围为5436~5832米(垂深为5359~5395米).A井与该水平段对应的深度范围为:5349-5385米.本文目的在于通过进行A井与B井储层特征的对比,来研究碳酸盐岩储层横向变化规律.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的油气储层具有不同于一般情况的低阻特征.本文以GJZ气田为例作一具体的分析.先对不同时期所测的18口井的测井数据应用平均值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对处理后测井数据进行油气层、水层的识别.在小层划分与对比、气层识别的基础上,对各井各小层(砂层组)的测井数据做了统计分析,以总结出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随着工业技术、计算机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以及构造油气藏相继被发现,勘探重点向难度较大和成功率较低的各类隐蔽油气藏转移,油气直接预侧的研究便成为当今油气勘探领域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中、加盆地非震地球物理预测稠油藏技术方法的对比研究。
在实际的磁异常资料中,埋藏较深或磁性较弱的火成岩显示较弱.直接根据原始异常确定平面分布比较困难.利用切割法,在选定的切割半径的局部异常场上,这些火成岩的异常可以明确的圈定下来.本文主要讨论了徐家围子磁异常的推断解释。
高密度电阻率法兼具电阻率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的特点,又具有本身不可比拟的优点.所测量的数据所含地质信息丰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地下介质的地电情况,在本次勘察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当前高速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我国部分丘陵和山区,深路堑的合理设计和施工一直是难题,处理不当会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行.因此,解决深路堑问题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深路堑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是以岩土体导电性差异为基础的电探方法,其原理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岩溶探测中.本文通过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高密度电阻率仪,对深圳碧岭区地块的岩溶分布进行了有效的探测,较好地圈定了测区内岩溶的具体位置和分布范围,探讨了高密度电法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效果。
粘土对电阻率、密度、中子测井的测井响应都有显著影响,在测井解释中,确定粘土含量和粘土水数量非常关键.无论是应用双水模型还是新的三水导电模型,均首先要对粘土水的数量做出精确计算.人们对测井资料计算粘土含量的方法有过较多研究,但对粘土水数量的测定和解释方法研究还不够充分,也难以直接证明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利用岩心分析数据,从几个不同途径计算了粘土水数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这一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由前苏联学者别列兹金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是一种利用在较高精度下测量的重力异常来确定场源、断裂位置及密度分界面的方法.本文主要讨论了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的改进。
本文采用一个纵向上有23层、径向上除井孔泥浆外还存在冲洗带和原状地层的二像元模型,该模型包含了0.2m的薄夹层和0.3m的砂一泥岩薄交互层等典型储层,针对EWR的模拟测井曲线开展了其资料处理与二维非均质反演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