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硼微合金化对齿轮钢的晶粒尺寸及淬透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北京金属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Nb-B微合金化20CrMoH渗碳齿轮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及微合金化对其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4%Nb可以有效地细化奥氏体晶粒,并且在1050℃奥氏体化10小时无混晶现象。此外,添加0.0008%B能够明显提高钢的淬透性,使淬透性不因晶粒细化及Nb(C,N)析出而降低。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CSP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CSP技术的发展步骤,指出,CSP技术已经在热轧宽带钢的生产上获得了确定的位置,技术上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向着高产出低成本的方向改进生产过程.产品的范围不断拓宽,而产品的质量不断改进.
本文简要介绍基于CAD的图形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把图形数据库,非图形数据库,电子表格及文档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解决了露天矿山工作中的动态矿床地质信息库的建立并实现矿山地质、生产测量、采剥计划编制的室内工作计算机化,它可成为当今开发以图形为主导的信息系统的最佳平台.
本文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实际生产两上途径进行实验,研究了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棒材厂热送热装生产20MnSi螺纹钢筋时屈服强度控制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造成屈服强度偏低、屈服点不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数量性矿产资源管理反映计划经济的特点,资产性矿产资源管理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资产性矿产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矿业管理,基本任务是科学、合理地核定并按消耗储量多少收取权利金,矿业权使用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业权价款.对矿业的产业地位和建立利益分离又制衡、激励又约束的资产性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本文介绍了高密度视电阻率成像系统的探测原理与方法,并在弓长岭铁矿一矿区进行了大范围的应用.结合成矿规律分析和已知地质钻孔柱状图,将DUK勘探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绘制了地质CT图,进而形成了勘探线地质剖面图,试验结果满足了生产需要.为铁矿体空间变化与铁矿资源进行大面积高精度低成本综合性探测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推广应用价值.
井下矿富铁矿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宝贵资源,建矿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本文针对此问题,对合理的开采方法和富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进行研究,推进了矿山内部市场化管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轧制模拟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在低温轧制和轧后快速冷却方式下,20MnSi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和轧后的冷却方式是影响20MnSi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在部分再结晶的下限和未再结晶区轧制后空冷,铁素体晶粒在9.45~4.44μm范围;轧后快速冷却可将铁素体晶粒细化到≤4.0μm.在850~750℃终轧,结合快速冷却的变化规律,20MnSi的屈服强度≥480MPa
本文介绍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系统的设备构成,层流冷却控制系统功能,数学模型以及离线模拟状况,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层流冷却系统模型的精度较高,卷取温度的变化趋势符合规律.
本文采用金相图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板坯厚度方向金相组织的体积百分比含量,得到了沿厚度方向组织的变化。为了得到分析区域碳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利用组织的晶格常数等进行了组织体积和重量的转换。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得到了组织摩尔百分比含量与碳含量的关系和相应成分下钢的凝固温度,得到了沿板坯厚度方向碳含量的变化,分析了板坯宏观碳偏析的程度及现象。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调查了钢中硫化铜的析出行为及其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将所观察到的硫化铜依形态而分为四类,即氧硫共生硫化铜锰、棍状硫化铜、膜状硫化铜和纳米硫化铜,探讨了四种硫化铜的析出机理,研究了快速凝固过程利用硫化铜促进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的可能性,以及纳米硫化铜的析出强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