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精神的生成环境与形成机制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xiaox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精神是目前国际学术界比较热点的学术话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主要包括创业精神的作用、研究领域、研究趋势与创业机制的形成过程等。文章的最后介绍了我国的相关研究并提出加强该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发展的研究意义。
其他文献
以会泽县和清镇市为例,通过10个乡镇,29个村委会,200多个农户,160多个非农户的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接受补偿的这5~8年里,退耕农户的收入将明显提高,激发了农民退耕的积极性。但受比较经济利益的影响,大部分退耕户重补偿政策的优惠,轻管护林子的义务;②退耕后绝大部分农民并无兴趣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他们对国家的补贴依赖性强,一旦停止钱粮补助,林地还未
农村公共产品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一大难题。经过许多研究者长期的努力,对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结果。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问题为主线,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已有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公共生产不足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状况的不同认识,本文试图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公共生产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以农民消费结构分析为基础评价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C-L模型。本文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对我国近10年的农民消费结构做了一个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结论,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地区间异地转移情况与托达罗模型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该模型假定劳动力按先流动后找工作模式转移,实际调查发现中国农村劳动力主要依靠亲邻相带先找工作后流动模式转移。空间搜寻理论认为转移过程可以分解为流动和找工作两个行为,异地转移行为是农民家庭在从事农业、当地从事非农业、先找好工作再流动、先流动再找工作四种模式中进行最佳选择的结果。即使不存在劳动力剩余,只要异地转移好处大
在对贵州省湄潭县农地金融制度试验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湄潭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经验、问题及其失败成因,提出了近期应由农村信用社承担农地金融业务,中长期则要组建土地银行来承担农地金融业务的制度方案设计。为了确保农地金融制度有效实施,论文还提出了需要修改和完善的法律条文,即扩大抵押物范围,完善农地经营权等。
农民权益是征地中涉及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征地中农民权益的得与失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对农民权益失衡的表现以及导致农民权益失衡的征地定位问题和征地费用标准问题等原因进行深入讨论,最后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建议。
农业科研公共投资的合理分配是使这一稀缺公共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条件。本文根据边际收益均等原理对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在地区间的合理配置进行了理论和方法上的讨论,认为应用此法优化公共投资不仅可以提高有限的公共资源的经济效益,使总收益极大化,还可以因此提高私人投入的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由于课题伊始,受数据等条件约束,本文在此主要进行理论与方法层面的探讨,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
本文对我国农业技术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集中估算了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并检验了诱致性创新假说的有效性。研究所采用的是参数—非参数混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在存在多种农产品的框架下,通过对生产集一般性的非参数描述,采用“净产出增量”的形式对技术的变化进行了刻画;然后,确定了净产出增量、农业科研投资和相对价格变化三者之间的动态参数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对资本、中间投入要素、粮食和肉类
该文首先在理论上系统分析了耕地资源约束与农产品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然后以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生产为重点,对主产区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影响大豆生产的资源、环境等其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县为基本单元,对中国大豆主产区未来大豆最大可能生产规模及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根据中国大豆生产和加工空间布局的特点,提出应实施“南进北出”的大豆贸易战略。东北平原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大豆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但该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食糖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持续低迷的国际糖价使国内食糖企业面临极大的压力。为摸清国际市场食糖价格的形成机制,本文着重研究了国际食糖市场的扭曲状况及成因,分析了各种影响食糖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高额关税、较高国内支持价格和巨额出口补贴等糖业保护措施严重干扰了国际市场,导致国际市场食糖价格长期低于生产成本,而食糖库存消费比、石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