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n-Cr-Mo耐磨铸钢锤头的研制

来源 :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了一种以Si、Mn为主合金化元素,辅以少量Cr、Mo的低合金耐磨铸钢,其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该钢生产的锤头经批量使用结果表明,其使用寿命为高锰钢锤头的2倍以上。
其他文献
利用环块磨损试验机对等离子喷涂WC-Co涂层的干摩擦滑动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 果表明:低压等离子喷涂涂层的滑动磨损量小于空气等离子喷涂涂层。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及其热处理后的组织形态。并用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中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热处理和激光重熔均使等离子喷涂WC-Co涂层的组织形态和相组成发生了变化,涂层中出 现了细小的针状相。
该文介绍的中碳中锰钢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α=32~38J/cm)和较高的初始 硬度(HRC=32~36),在小能量多冲击下具有很强的加工硬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钢的终态组织由稳定性很低、并带有大量层错的奥氏体、屈氏体和少量ε马氏体组成。衬板耐磨性比传统的Mnl3铸钢提高了1.6倍,是一种优良的廉价耐磨材料。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低铬钒钛多元合金铸铁的静载三体磨料磨损(干态与湿态)和动载三体磨料磨损的耐磨性,并与低铬白口铸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矾、钛合金元素的有益作用,低铬钒钛合金铸铁的硬度、韧性与耐磨性均比低铬白口铸铁有所提高。用低铬钒钛多元合金铸铁生产φ35mm×45mm磨段替代φ38mm轧钢球在φ5.49m×8.83m大直径溢流型球磨机二段磨上进行生产运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铬钒钛多元合金
对马氏体球墨铸铁在不同pH值石英砂浆中的静载三体腐蚀磨损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低铬白口铸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无论在静载三体磨料磨损或静载三体腐蚀磨损中,马氏体球墨铸铁均优于低铬白口铸铁。在φ5.49m×8.83m大直径溢流型球磨机上进行生产运转试验,其吨矿石磨球消耗量为0.906kg/t,位于所有试验磨球的前列,达到磨球单耗≤1.1kg/t的预期目标。
分析了竖井钻机破岩滚刀失效形成,采用TM52钢结硬质合金材料及相应的焊接工艺研制出复合型破岩滚刀,替代了传统的破岩滚刀刀齿上堆焊碳化钨的堆焊型破岩滚刀,使用寿命提高了两倍,已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
系统研究了不同硅含量半固态过共晶Al-Si合金在磨粒磨损和摩擦磨损条件下的耐磨 性,结果表明:同常规P变质金属型试样相比,半固态合金的耐磨性均得到明显提高,初晶 硅尺寸形貌的改善、共晶硅的细化、大量近球形α相的析出以及近球形α相中硅相的脱溶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在MMG-200高温氧化--冲刷腐蚀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AlO/不锈钢基、WC/不锈钢基表面复合材料在模拟湿法磷酸工况下的冲蚀磨损性能,并与目前在此工况中使用较好的高铬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均优于高铬钢,且AlO/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的抗冲蚀磨损能力比WC/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好。
研究了喷射沉积Al-20℅Si和Al-30℅Si合金的组织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20℅Si和Al-30℅Si合金的组织由Si相和α相组成,细小的Si均匀分布在α基体中,沉积态组织中硅相尺寸比金属型铸造试样要细两个数量级。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具有优良的耐磨性,随着硅相尺寸的减小,高硅铝合金的磨损由剥落为主的机制转变为犁沟变形机制。
可控气氛高温氧化磨损试验机的使用温度可控制在室温~1100℃,控温精度达±1℃ 。该机高温腔密封更合理,气氛控制更科学,磨料控制更准确,可有效模拟和研究材料在高温氧化磨损工况中的失效机理。自动实现间歇氧化--磨损试验,从而可大幅度改变和调整氧化分量与磨损分量。试验机试验数据重现性好,自动化程度高。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鞍钢调军台选厂φ5.49m×8.83m大型湿式磨机二段磨所有的φ35m×45mm低铬钒钛合金铸铁磨段,φ38mm 65Mn轧球及φ38mm低铬合金白口铸铁磨球运转后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低铬钒钛合金铸铁磨段磨损失效方式主要为切削磨损,并伴有基体组织的剥落;65Mn轧球主要为塑变磨损与切削磨损共存,而以塑变磨损为主;低铬合金白口铸铁磨球为切削磨损与基体剥落,同时碳化物出现